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构建新文化发展观下的旅游新格局
科学评价领导 让群众敢说话
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
积极推进“强基转型”工程建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积极推进“强基转型”工程建设

马炳林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荥阳市委结合实际,在全市实施了以“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干部党员向学习型、服务型转变,农民群众向技能型、保障型转变”为主要内容的“强基转型”工程,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推动荥阳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新抓手、新载体,积极实施推进。

一、“十强基”强“三个维度”

实施“强基”工程,就是要有效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市场化、多样化的新形势,与党员从业的流动化、复杂化的新变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新期待的“四个不适应”入手,着重从十个方面强基。

一是从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加强农村后进支部建设上强基。对软弱涣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有针对性地组织市直单位和后进村党组织结对联建,每年按5%的比例倒排确定后进村,集中进行整治。

二是从消灭基层党建空白点、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上强基。通过单独建、联合建、依托建、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方式,加大在农村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积极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等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

三是从建好基层活动场所、强化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上强基。确保把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为“精品工程”、“廉政工程”,突出村级活动场所的办公、教育、服务职能,使之更好地成为“群众之家”、“党员之家”。

四是从提高农村干部待遇、解除村干部后顾之忧上强基。提高农村干部基本工资标准,提高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建立健全定期表彰村党支部书记制度,逐步解决村干部的社会保障问题。

五是从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村干部整体队伍素质上强基。利用3年左右时间,培养造就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一好双强”型村党支部书记人选;坚持从本村致富能手、复转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中选拔村干部;利用3年左右时间,把500名“双强”党员培育成村干部。

六是从加强大学生村干部培养、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素质结构上强基。建立乡镇领导帮带、村支部书记帮扶制度,建立创业帮扶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引导鼓励大学生村干部在农村基层创业、成才。

七是从加强农村党员管理、建强农村党员队伍上强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注重从优秀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致富能手、非公企业管理人员中发展党员;发挥无职党员作用;关心爱护党员,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八是从健全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上强基。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四议”: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联户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工作法,推进农村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化,深化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九是从实现城乡党建资源共享、构建城乡一体基层党建工作格局上强基。实现城乡基层党建活动场所、公共设施等资源相互开放、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加大“支部联建”工作力度,探索城乡一体、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度,探索实行城乡基层党组织一方为主、接续培养、两地考察、相互衔接的优秀农民工入党办法。

十是从培育宣传农村发展示范村、加快新农村建设上强基。培养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典型,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队作用,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促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

通过十个强基,使“三个维度”得到强化。一是“宽度”得到强化。就是要实现基层组织全覆盖,把支部建在楼上、协会上、产业链上,建在“两新”组织中、建在流动党员身边,让科学发展的每一处,都有党的活动、党的领导、党的组织。二是“硬度”得到强化。对后进村集中整治,促使差变好,好变强,整体冲高,实现组织硬、队伍硬、机制硬、典型硬的目标。三是“密度”得到强化。让城乡之间、基层之间、党员之间、党群之间,抱团齐心、资源共享、统筹发展。

二、“四转型”转“两个不硬”

实施“转型”工程,就是针对干部作风“不硬”和农民群众致富“腰杆不硬”这“两个不硬”问题,着力实现干部党员转型,即向学习型、服务型转变;农民群众转型,即向技能型、保障型转变。

干部党员向学习型转变。干部党员通过围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围绕提高服务中心能力、加强经济知识学习,围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围绕提高文化素养、加强公共知识学习,围绕提高发展能力、加强实用知识学习,实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

干部党员向服务型转变。通过开展下基层送温暖、进村入户、结对帮扶、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站、室)等方式,使干部党员具有强烈亲民、爱民、为民、富民意识,实现思想转新,作风转实,本领转强。

农民群众向技能型转变。通过抓农村致富带头人,加强实用技术、职业技术等培训,使农民群众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劳动经验、生产技能,拥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实现从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型、从守成农民向致富农民转型。

农民群众向保障型转变。建立全覆盖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农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困有所济,实现从“自保”农民向“社保”农民转型。

三、“五举措”举“五种水平”

为确保“强基转型”工程顺利实施,市委将采取“五抓”措施,努力提升五种水平。

抓基础,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抓学习,提升干部党员执政能力水平。抓服务,提升干部党员为民服务水平。抓培训,提升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水平。抓民生,提升农民群众民生保障水平。

为确保“强基转型”工程取得实效,荥阳市委采取了三个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各基层党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明确“强基转型”工程组织机构,加强领导和协调。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工程实施方案,做好“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

二是突出重点。突出“强基、转型”两大主题,抓牢“干部、群众”两大主体,分解强基转型工程目标,使每一项内容都切实可行,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符合民心,顺乎民意。

三是强化考核。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充分发挥组织、督察部门作用,加大督察力度,把“强基转型”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考评内容,作为工作成效记入领导干部个人政绩档案。

(作者系中共荥阳市委常委 组织部部长)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