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 风 上一版3
书法
舞影如诗流响如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结果魏征给皇上提意见到什么程度?庭争面折,当庭跟皇上争,撅皇上面子,气的皇上一抖袖子,不玩了,散朝。那会儿君臣坐而论道,皇上在台上坐着,大臣在底下坐着,坐得很不舒服,因为屁股压在脚后跟上,实际上跟跪着差不多。皇上不爽了转身就走,魏征就一下子站起来冲到台阶上,一把拽住皇上袖子,你别走,咱们还没说完呢!皇上说,乡巴佬,你等着,我宰了你,你信不信,我宰了你。

他是农民起义出身,所以皇上骂他乡巴佬。你听有些评书里胡说八道,中国古代总推出午门斩首,午门是杀人的地方吗?明朝在西四,清朝在菜市口,哪能动不动去午门斩首。除了明朝那些王八蛋皇帝,流氓建立的朝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血腥、恐怖的王朝之外,别的朝代哪能随便打骂大臣,皇帝是不能杀大臣也不能打大臣的,尤其有修养的皇帝。野皇上难说,开国老粗皇上赵匡胤经常打大臣,一般不能干这事儿。所以唐太宗骂完乡巴佬之后也只能回到宫里去生气。一边生气一边说,这个乡巴佬,非宰了他不可。

贤后长孙皇后问你跟谁生这么大气?皇上说,魏征,他揪着我袖子,我不宰了他行吗?然后皇后让皇上搁那生气,让女官侍候皇上。皇后回到后宫,带着嫔妃就出来了,穿着上朝的大礼服。皇上特奇怪,怎么了?今天祭祖啊?皇后说,我向陛下道贺。皇上说我有什么可贺的?皇后说,主明臣直。魏征这么直,因为你是明君圣主。隋炀帝时谁敢这样,别说抓袖子,抓鞋带就早宰了。所以为陛下道贺。再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皇上本来就不容易听进不同意见。大家都拍你马屁,不敢说真话,只有魏征这样的人说真话,简直是朝廷社稷之福啊!

唐太宗一看,还是我们家政委觉悟高。于是唐太宗就重用魏征了,封到正二品御史中丞,专门负责监察,给皇上提意见,跟他结成儿女亲家,公主嫁给他儿子,儿子最后也升到二品。后来是魏征提意见就更来劲了,一生提了200多条意见。皇上玩儿鸟,没见过外国进贡的麻雀,叫鹞鹰,正玩儿呢!魏征来进宫奏事儿,皇上一看,他看见我玩鸟的话,他肯定得说我玩物丧志,就塞怀里了。结果魏征看见皇上玩鸟,不能让他玩物丧志啊,要对君主负责任,所以他就在这没完没了地说。皇上好不容易把他打发走,鸟也闷死了。

等魏征病重了,皇上过府探望,拉着他的手依依不舍,你可不能死。但是天不假年,魏征50多岁就死了。唐太宗感慨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子殂逝,遂亡一镜矣。”魏先生一死,少了一面好镜子。

子为父之患

太宗皇帝在位20多年后病死,他死之后是高宗李治继位。这个高宗真的很高,血压高,经常头晕目眩,他的高血压是让他爸给吓的,这个惊吓的过程有具体的来龙去脉。

当时太宗的五儿子李佑,和太宗那个倒霉弟弟李元吉一样被封齐王,所以也不知道是他找倒霉还是倒霉找的他,有一天(贞观十七年)李佑就伙同一帮古惑仔造反了,反自己的爹。李世民那么猛,哪能被自己的儿子反,立马就镇压了。本来事儿过去了,但在审问叛逆的过程中,牵扯到了太子李承乾,顺藤摸瓜之下发现太子也在谋反。

李承乾是长孙后所生的嫡长子,两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而太宗皇帝当时才20多岁,春秋正盛。太子越长越大,心里就着急,我都发育了,皇上还身体倍儿棒,我太子就是储君,你老不死的话,我储到什么时候当皇上。自力更生吧,我帮你死!于是太子就在宫里面找一帮巫师,先跟那儿集体扎针,然后密谋造反。

太宗皇帝派人调查属实后,就把李承乾废为庶人,幽禁起来。于是就剩下濮恭王李泰和晋王李治。

按照感情,太宗应该立李泰为太子,因为这小子特别聪明,才华横溢,是块当皇帝的好料,而李治是个温吞鬼,什么事都不出跳。可是恰恰因为这个原因,最后李治被立为太子。太宗意思是,如果李泰当太子,这小子忒有乃父之风,跟老子太像了,估计一登基为了了却后患,立马会杀了李承乾和李治,这种杀兄害弟的买卖在建国之初可以干干,太平年代干多了肯定不好。而李治即位后,虽没有李泰能干,却绝不至于害死李承乾和李泰。为了社稷,太宗就把自己最喜欢的孩子李泰也幽禁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