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民家门口享受国际顶尖医疗服务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郑州-欧亚科学院心脏中心在郑州人民医院挂牌成立
市民家门口享受国际顶尖医疗服务
强强联合
打造金牌心脏专科专科崛起
实现科技兴院目标人才强院
树立郑医品牌形象
省卫生厅副厅长黄玮(右一)为郑州人民医院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成立的“郑州-欧亚科学院心脏中心”揭牌。
郑州人民医院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成立“郑州-欧亚科学院心脏中心”举行签约仪式。

本报记者 安华 通讯员 宋连英 李 雪 文/图

题 记

牛顿告诉我们,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更远。郑州人民医院用他们的发展历程也告诉我们,不但要把眼光放得更长更远,还要把脚步迈得更实更快,才能跳出市级医院的发展模式瓶颈,迈向国内顶尖水平。

12月4日,郑州人民医院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成立“郑州-欧亚科学院心脏中心”,并聘请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叶利钦心脏手术救治组成员吴清玉作为该中心的长期技术顾问,把心脏外科疑难手术作为主要诊治目标,亲自为河南患者主刀手术。

这标志着我省心脏外科水平与国际化医疗技术的一次并轨,省内心脏病患者不需东奔西走也能享受到国际顶尖医疗水平。

副市长刘东在出席郑州-欧亚科学院心脏中心挂牌仪式上指出,郑州人民医院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全面合作,是郑州人民医院一个历史性的开端,双方在合作模式上的创新将能更充分地发挥双方的互补优势,在追求双赢局面的同时最终让百姓受益。

国际欧亚科学院心脏中心在郑州的建立,标志着郑州人民医院医疗技术尤其是心脏病诊疗技术搭上了跨越发展的“直通车”,驶入了与国际心脏病诊疗技术接轨的“高速路”。

市民受益

坐享顶尖医疗服务

12月9日上午,在郑州人民医院新病房楼12楼,一个漂亮的15岁小女孩对着镜子笑了。这是个曾经患有心脏病、嘴唇乌青发紫、近10年不敢照镜子的爱美小女孩,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有一双漂亮的双眼皮,小巧的翘鼻子,粉嘟嘟的小嘴唇。她叫小夏,一个患有先天性复杂性紫绀型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的孤儿。资料显示,患有这种复杂性心脏病患者在10岁以内的死亡率是75%,15岁的小夏已经相当于后期癌症患者,手术治愈率极低。被死神拉住一只胳膊的小夏赶上了好时候,恰逢郑州人民医院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成立“郑州-欧亚科学院心脏中心”之际,参加签约仪式的吴清玉院士亲自免费为小夏实施手术,并作为该中心的特聘专家长期为我省复杂心脏病患者诊疗、手术。

据悉,目前我国急需心脏手术而未做的患者约为550万,河南约有50万左右,而我省每年手术量只有8000多例。据郑州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娄勇分析,绝大多数患者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患者的经济实力达不到,没钱手术。因为心脏手术要求精密度高,综合技术含量大,费用都在数万元以上。

二是患者对医疗质量存在怀疑,认为省内技术水平低,舍近求远去大城市手术。这样既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加重了患者的就医负担。郑州-欧亚学院心脏中心负责人娄勇说:“每年我省进‘京’下‘海’的心脏病患者多达1万人。我每次在北京进修的时候,看到近1/3的心脏科病房住的都是咱河南老乡就心痛,咱挣钱不容易,都花冤枉了。其实百分之七八十的患者都不用跑到北京、上海,在家门口就能治好。”

据统计,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每年心脏手术量大约在2万人左右,多数为外地患者。由于地域性差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手术费用要比普通城市高出2万~3万元,就医患者数量不断攀升,诊疗环境不容乐观。娄勇给记者出示了一组数据,数据显示,像四联症在郑州的花费是3万元左右,而在北京就需要6万元左右;房室缺在郑也就1万元,而在京需要3万元左右,复杂性心脏病的花费差距更大,像大血管病在郑需要10万元左右,而在北京动辄就要30万,两者相差20万,是一个普通市民十几年的积蓄。

于是,以院长周玉东为首的郑州人民医院领导班子心目中酝酿已久的计划开始付诸实施,引进高端技术,建设金牌心脏专科,让国内一流技术在郑州扎根落户,提升郑州人民医院心脏专科在全国的竞争实力,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高超的医疗服务!

如平地惊雷,却是水到渠成;

似豪言壮语,却是实力使然。

强强联合

打造金牌心脏专科

郑州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是卫生部批准的河南省唯一一家心脏移植定点单位,郑州市特色专科,医院重点建设科室。在2006年9月成功完成省内首例心脏移植手术之后,郑州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建立规范、标准、合理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体系,使手术综合技术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近几年,郑州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发展迅速,心胸外科的手术例数从50例猛增到300余例,手术范围扩展到了心脏移植手术等高、精、尖领域。

在2006年9月份成功完成河南省首例心脏移植手术,现已存活3年余,随访病人情况良好。

2007年开展马凡氏综合症合并A型夹层动脉瘤的主动脉成型+全弓置换+腔内支架植入获得成功。

2008年开展体外循环下直视取栓+尿激酶肺动脉内注射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取得成功,开创急性肺动脉栓塞治疗新领域。

以上手术技术难度均居省内前列。

郑州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硕果累累,它是新乡医学院的心脏外科研究生培养基地,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行列,近3年来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1项,并获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目前还有2项市科委立项科研项目在实施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的医疗设备不仅体现出郑州人民医院的实力,还为保证医疗质量,提高诊疗效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郑州人民医院心脏外科配备有国际先进的麻醉机、体外循环机、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连续心排量监测仪等设备。

郑州人民医院心脏外科的掌舵者娄勇,是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协会会员,河南省器官移植协会委员,郑州市心外科协会委员。2006年成功完成了河南省首例心脏移植手术,现患者已存活3年余,状况良好。先后获省市科研成果四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并荣获市级“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称号。

娄勇从事心脏外科事业20余年,主刀完成了2200多例像大血管手术等各种复杂、疑难心脏手术,成功率大于99%。近年来还相继开展了常温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腋下小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修补术、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畸形矫正术等新业务、新技术。

联姻的“亲家”——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更是“出身”名门,它是一个以处理疑难重症心脏疾病为主要任务的心脏中心,在诊疗疾病谱和诊疗效果等各个方面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心脏外科常规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被誉为中国心脏手术“第一把刀”的吴清玉院士是该心脏中心主任。吴清玉院士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和相关基础研究30余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解剖矫治Ebstein畸形的新概念,疗效居世界领先水平,被国际权威心外科专家认为是治疗 Ebstein 畸形的重大进展。他还在国际上首创了右室双出口合并大动脉左转位根治术等多种手术新术式,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使很多曾被视为手术禁忌的患者得到救治和彻底根治。

据悉,吴清玉院士将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手术成功率从90%提高到99.12%,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成功率提高到99.5%,达国际领先水平。

广东省人民医院原院长、我国南方心脏手术权威罗征祥曾经说过:“如果得到吴清玉,就得到了心脏的天下。”

一个是正在迅速崛起的金牌专科,一个是拥有学术泰斗,并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国家级专科,两者强强联合,势必碰撞出更耀眼的火花。

郑州人民医院院长周玉东说,郑州欧亚科学院心脏中心将以郑州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为基础,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带动下,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以治疗疑难、危重和复杂畸形心脏病为主,并将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加强医疗合作,引进和借助高端人才,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心脏病诊治水平,努力实现郑州卫生事业的大发展、新跨越。

专科崛起

实现科技兴院目标

先从一台全国首创的手术讲起。

2008年,邙山一养鹿工人在驱赶鹿群时,遭遇发情鹿突然攻击,鹿角狠狠地撞了他一下,被诊断为“多发肋骨骨折、胸骨骨折、左侧气胸”。12月2日,患者突发呼吸困难,急转入郑州人民医院,如不迅速采取手术,患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可手术又有可能出现术中止血困难。

怎么办?“立马手术!”娄勇果断决定手术。在麻醉科积极配合下,仅用了27分钟,麻醉成功,体外循环建立。切开肺动脉,发现大块血栓,已将左肺动脉堵塞80%,右肺动脉全部堵塞。

5分钟后,娄勇从患者体内取出一条长约25厘米,直径达1.5厘米的大血栓。如果肺动脉有小栓子残留,引起肺动脉痉挛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娄勇将50万单位尿激酶直接注入肺动脉。两个多小时后,病人成功获救。

娄勇一方面开胸手术取大血栓段,一方面对肺动脉远端用融栓药,这种方法是全国首创,在肺栓塞患者的手术治疗上开辟了新领域。这台全国首创的手术在郑州人民医院并不新鲜。

2009年,肿瘤内科以健康人免疫细胞治疗晚期癌症,在全国首开先河;

2006年,周围血管外科的“腘静脉嵌压综合症”课题研究填补国内空白,并被作为周围血管外科的治疗规范加以推广;

2006年,心胸外科成功完成首例心脏移植手术,患者生存时间、生存质量均开创省内空白……

同时,心血管内科开展的心脏介入手术例数,特别是急诊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继续以年超200例在全省位居首位;肾病器官移植中心完成的肾移植手术例数连续3年排名国内第二,并在2008年以180多例的手术例数位居全国首位;卓美眼科开展的白内障手术继续位居全省首位。这些具有国内最高水准专科的建立,真正实现了为患者提供高水准医疗服务的目的。

据悉,郑州人民医院近年来大力推进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建设,并把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建设作为“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来抓。重点和特色专科是医院的龙头和品牌,起着至关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重点专科、特色专科的创建,促进该院医疗服务、医疗技术和教研水平长足的发展。

周玉东说,在创建的过程中,院领导班子首先结合医院实际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明确目标,科学规划,措施到位。确立了“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重点专科建设指导思想,把人才培养和特色技术作为重点与特色专科建设的关键。

在周玉东的带领下,郑州人民医院已呈现出医院重扶持、科室重建设、职工重技术、医护重协调的良好势头,逐步形成了特色优势明、疗效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地域覆盖广的品牌专科。

郑州欧亚科学院心脏中心、与上海长征医院肝脏疾病诊治中心签约成立的肝脏中心相继挂牌,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周围血管外科、中医老年病科等重点专科,与眼科、内分泌科、心胸外科、整形外科、病理科等特色专科交相辉映,带动着郑州人民医院向纵深发展,为这所近百年厚重历史的名牌医院注入了新的内涵,郑州人民医院的专科建设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密集期和高峰期。

从当初只有一两个优势科室,到重点专科、特色专科闪耀,再到潜在优势科室伸开发展的双臂,郑州人民医院开始进入核心竞争力时代,逐步实现科技兴院目标。

人才强院

树立郑医品牌形象

“娄主任你好,我衷心地谢谢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是你治好病的鲁山的崔亚超,现在身体恢复得很好,请不要挂念。”这是一位心脏病治愈患者给娄勇在网上的留言。

“病人跟着名医走,成果随着人才出。”周玉东说,建设医学重点专科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撑。医院谙知谁拥有最优秀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拔得头筹,掌握医疗市场新的增长点。

围绕专科建设,郑州人民医院坚持“人才强院”的战略,把“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不但大力引进具有较高学术造诣、业务精湛的高层次学科领军型人才,同时加强对卫技人员在职培训,而且还积极引导各专科建设单位的人才引进和培养。

郑州人民医院有一个宗旨,只引进该引进的人才,重复建设的坚决杜绝。什么是该引进的人才?对发展整个学科群不可或缺的、重要却薄弱的等。这些都写在了每年的医院发展规划中。一旦出现这方面的人才,医院不仅决策速度快,而且不惜投入。

有了顶尖的人才,就有了在专科建设与新项目、新技术开展上的腾飞。

周玉东说,郑州人民医院是干事业人的天下,只要职工有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想法,各部门都会大力支持。医院以培养、吸引、用好人才的“三个环节”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营造院科两级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磁场环境”。

牛勇敢,整形外科主任,曾经工作在郑州人民医院,博士毕业后又回到了该院。2005年,牛勇敢毕业后刚回到医院,记者曾问他,为什么重新选择了这里?当时牛勇敢回答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他说,个人价值的体现并不只有一个经济指标,还要看是否有好的工作环境、人际环境,好的干事创业的机会。

一流的领军人物,一流的医术医德医风,必定造就出一流的科室、一流的医院。长期以来,郑州人民医院坚持以患者利益为优先树管理品牌,以患者满意为标准树服务品牌,以患者康复为目标树技术品牌,以社会责任为重任树形象品牌,以内涵建设为根本树文化品牌,郑州人民医院已发展成为河南省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它用科技插上腾飞的翅膀,用发展的魄力、创业的激情和科学的举措,大手笔地谱写了医院快速发展的崭新篇章。

记者手记

循着周玉东的介绍,我清晰地感知了郑州人民医院专科建设的发展思路,要以“创名院、建名科、树名医”作为医院长期发展的根本,紧紧抓住服务立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科学管院、法制治院、质量建院六大战略目标,为病人提供品牌医疗服务。

我更明显地感觉到,郑州人民医院的专科与技术管理在加速,人才引进和建设在加速,技术培训和发展也在加速。保持着旺盛发展势头的郑州人民医院迈向了品牌专科立院和建立卓越品质医院的关键一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