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YOYO:建业19人参测全部过关
校园足球赛 绿城战犹酣
《2012》引发科普书热卖
五月天冬日点燃激情
《李香君》献演绿城
《月上贺兰》舞进郑州
全国象甲联赛收官
河南启福排名第七
不奢华 重创新
ps091255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不奢华 重创新
——东亚运开启大型运动会“香港制造”新模式

从“水陆两栖”的开幕式,到场馆建设、食宿安排、义工服务,第五届东亚运动会“香港烙印”无处不在。因地制宜的独特“香港模式”虽然不易为后来者复制,但其不讲奢华但求实用的办赛理念和创新精神却是一笔宝贵遗产,更值得后来者学习。

创新实用的“香港模式”

“不奢华但出色”是香港东道主的目标。在场地设施方面,节俭实用的理念被发挥到了极致。本届东亚运项目数达到历史最多的22个,包括开闭幕式和媒体中心在内的总共24个场地中,只有两个是新建的,其余都是翻修或租用原有设施。

香港特区政府在场馆建设上投入的10亿港币中,有4亿元用于兴建承办田径比赛的将军澳运动场。该运动场也非仅为办赛需要而建,它所在的新界一个新兴社区,在配套设施方面正缺一个运动场。由于赛后这里主要用以社区居民日常活动和学校举办运动会,因此看台只设了3500个固定座位,另有1500个临时座位。另一个新建场馆——国际小轮车场则由政府出地、香港赛马会出资建造,赛后正好满足香港自行车队和日益增加的业余爱好者的训练需求。

尽管场地数目创东亚运历史新高,但令诸多综合性运动会头痛的场馆赛后利用问题,在这里并不存在。

住宿交通安排更凸显“香港特色”。由于赛场分散在港岛、九龙、新界,约2300名运动员以及代表团成员绝大部分按项目场馆位置就近入住酒店,不仅充分利用了丰富的酒店资源,而且棘手的交通问题迎刃而解。

最体现“香港模式”之精髓的要数“水陆两栖”的开幕式。如果走常规路线,本届东亚运开幕式只能在可容纳4万人的香港大球场举行,纵有再多亮点也注定会淹没在众多规格更高、影响力更甚的综合性运动会开幕典礼之中。

于是,香港选择了颠覆传统的“水上开幕式”,整个创意令人拍案叫绝——将偌大的维多利亚港作为舞台,把“东方之珠”最华彩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整个开幕式投入4000万港元,可算省钱又出彩的典范之作。

港情赛情造就“香港模式”

不管是场馆设施、食宿安排,还是开幕典礼,香港都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因地制宜、因赛制宜的结果。

香港尽管是国际商贸和金融中心,但特区政府并未因财大而气粗,成本控制贯穿东亚运筹办始终。2003年申办成功正遇“非典”疫情,2008年赛事进入倒计时又遭遇金融风暴,因此,不管是政府除去场馆建设外拨款的1.23亿还是来自赞助商的约1.3亿(包括货币和实物),不仅无法与其他综合性运动会的“财大气粗”相提并论,甚至不及一些高水平单项锦标赛。

东亚运动会作为一项“次洲际”综合性体育赛事,除计时计分等设施之外,对场馆大小、运动员村等硬件并没有特别规定,加上赛事本身对赞助商的吸引力相对不高,因此办赛方无需向奥运会看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尽可能降低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是明智之举,也为上上之策。

作为一个发展成熟的国际大都市,香港的基础体育设施相对完备,因此主办东亚运不需要大兴土木。另一方面,香港的体育设施一贯以满足民众就近健身的需求为考量,按需建设,若非特殊需要,在某地区集中兴建一批大型场馆在这里几乎行不通。

由于场馆分散,交通成为一个难题。香港城市中心区域人口集中、高楼林立、道路狭窄,平日交通已近饱和,要在不影响市民日常出行的情况下用较短时间把与会人员运送到相应场馆,按项目场馆分布就近入住酒店不失为“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香港虽然办赛的荷包不丰,但目的清晰,在宣传香港旅游、打造文化中心、巩固盛事之都方面下足功夫。除了在媒体资料包中附上中英文十来份旅游宣传单,赛会期间串联一系列文化演出之外,在维港举行的开幕式更成了香港最靓的城市广告。

“香港模式”提供了新范本

尽管每项赛事的东道主自身条件各有差异,办赛目标不尽相同,一些赛事本身对特定硬件也有特殊要求,但“香港模式”所蕴含的不事奢华、讲求实用和节俭的理念,以及大胆创新的精神值得后来者借鉴。

对于大部分发展中城市来说,主办国际比赛是提升关注度及加快基础设施和体育场馆建设的契机,因此不少主办者从承办之始便有一种“投资冲动”;加之奥运会、亚运会等大规模、高规格的综合性赛事,在包括运动员村之内的场馆设施方面设有特定“门槛”,从而使一些投入成为必不可少;再是尽管本届香港东亚运的办赛方式对筹办方的组织协调能力、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素质都有很高要求,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许多发展中城市短时间很难做到。这三个因素让“香港模式”不易被后来者全盘复制,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组织体育赛事的一个新范本。

拥有一定关注度的体育赛事如今已经成为诸多新兴城市提高知名度、加快发展脚步的助推器,“体育搭台、经济唱戏”近年来成为一种时兴。然而“僧多粥少”的局面和一些地方官员不健康的政绩观时常让赛事的筹办偏离了原本的宗旨,也乏人追究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加上隐性效益不好度量,最终就成了一本糊涂账。

“穷十年之力,求数日之功”绝不是体育赛事本身的要求,更不是地方发展的捷径。即便真“不差钱”,不惜成本也绝非明智之举。这里的成本既包括经济成本,还包括往往被忽略的社会成本。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筹办体育赛事不仅要以运动员等参会人员为本,还要以东道主的普通民众为本。既要争取当地群众的积极参与,也要尽可能减少对他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真正的以人为本、长远考虑不是一味求大求全,而是结合普通民众的需求,实事求是地考量当地未来的发展。

有了明确的原则,东道主大可以因地制宜突破陈规,充分挖掘并展示自身的优势和亮点,以“心”和“新”博得更多的喝彩。这也许是香港这次举办第五届东亚运动会的一个重要启示。 新华社记者 沈 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