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大思路创新理念:人水和谐
郑州明年至少
再建20所学校
我省首例危重
甲流患者痊愈
久盼小雪姗姗来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年底前召开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通气
中原文化宝岛行
19项活动昨启幕
郑州人民医院名医
今起接受公众评选
赣州党政代表团
来我市参观考察
新郑国际机场
送客连破纪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大思路创新理念:人水和谐
——郑州市生态水系建设综述(二)

本报记者 刘俊礼 黄永东

彰显和谐发展理念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郑州以浪漫柔情方式构建的“水域靓城”,就是深情悠扬的钢琴协奏曲。郑州市生态水系规划将水生态走廊与市民生活、工作、交通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以水为基调的城市生态发展独特理念。

生态水系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生态水系建成后,将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发挥重要作用。

规划把生态水系建设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计划总投资33亿元。

水域靓城呼之欲出

规划坚持生态和人文和谐统一,结合城市水系现状,紧紧围绕城市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按照“水通水清、健康安全、生态环保、人水和谐”的理念,以郑州城区、周边6纵6横12条河渠、7中5小12座水库、3个湖泊、两块湿地为主线,建设完善的城市供水系统,确保供水安全;沟通规划区内河湖水系,加强水循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进中水回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融城市水系、绿化建设为一体,最终实现“水通、水清、水美”目标。

生态水系建成后全市水面面积将由现在的11.4平方公里增加到33.5平方公里,人均水面面积将由现在的3.9平方米增加到6.5平方米。到2020年,把郑州建设成河湖水景辉映,森林水域交融,碧水蓝天与绿色城市融合,人水和谐共生的“水域靓城”。

近期建设目标(2010年前):建设东风渠引黄供水补源灌溉工程、生态水系输水工程,完成七里河、魏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索须河、贾鲁河下游以及金水河上游(航海路以上)、潮河下游段等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初步实现“水通、水清”;完成陆浑水库“西水东引”工程前期工作。

中远期建设任务(2020年前):建设生态景观,提升生态修复效果,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城区地下水得到有效保护,再生水利用率稳步提升,形成生态和谐的河网水系,全面实现生态水系规划“水通、水清、水美”目标。

城市河流实用美丽

针对城区河道防洪标准低、易发生内涝的问题,规划提出疏通水系网络的解决办法。对上游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对淤积严重的湖库清淤,增加拦截洪水、储蓄雨水的能力;将水系内各条河道按高标准防洪排涝标准进行疏通扩宽;根据地势建设河道之间、河湖之间的互通工程以及可操控的坝体,实现水系互联,在汛期时调节防洪压力。 (下转第二版②)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