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房市的茶几上摆满了“杯具”
《蜗居》是最生猛的现实主义
超“常规”
我爱南京长江大桥
老板宣誓不欠薪的“道德幻觉”
中原冬泳人的激情与传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中原冬泳人的激情与传奇
冬泳并非人人适宜
国内首届冬泳文化节在睢县举行 (资料图片)
冬泳常常成为人们争相围观的一道风景

本报记者 余英茂

11月27日至29日,睢县北湖公园锣鼓喧天,彩旗飞扬,国内首次举办的“冬泳文化节”在这里隆重举行。文化节不但吸引了来自内地50多个冬泳专区的700余名冬泳爱好者,台湾和美国的泳友也远道而来。三年来,该县还多次成功承办了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国际铁人三项洲际杯赛、全省冬泳联谊赛等赛事。豫东一个普通的县城能够承办如此高规格的冬泳赛事,使得外地的参赛者不由得对我省的冬泳运动实力刮目相看。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越来越多的河南人喜欢上了冬泳这项亲近自然、挑战自我、收获健康的运动,全省的冬泳爱好者发展到近万人。天寒地冻之时,冬泳场景成了中原大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勇敢者的运动

帝湖、金水河滨河公园、省军区游泳馆等水域,可谓是郑州的冬泳“大本营”。入冬后,这些地方常常被冬泳爱好者“扑扑通通”溅起朵朵浪花。

11月22日,省会的300多名冬泳爱好者畅游帝湖,激情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包括水上接力、水中拔河、水球比赛等项目的“水上趣味运动会”,以此庆祝郑州市冬泳协会的25岁“生日”。

当日,湖水仅有3℃左右,记者伸手试探水温,一股冰冷的感觉马上袭来,赶紧缩手,不由得对眼前的冬泳人心生敬意!泳友们经过数分钟热身运动后,来到岸边,用脚轻轻击水,又把脚迅速收回,如此重复了几次后,他们纵身跃入湖中,挥洒自如地畅游开来。

在活动现场,78岁的冬泳爱好者邵文才老人已是满头银丝,然而他在水中时而蛙泳,时而仰泳,时而静漂,显得活力十足。

邵文才老人从小就喜爱游泳,水性很好。20年前,他从省电力工业学校退休后,出于好奇也跟着别人去参加冬泳。第一次接触冬泳是在冬季12月份,当时西流湖已经结冰了,泳友们硬是砸开了冰层。第一次进入冰冷的水中游泳,邵文才也无法适应刺骨的水温,但他还是顽强地坚持下来,一年四季风雨无阻。老人说,坚持下来之后,感觉身体状况比以往好多了,几乎没得过感冒,御寒能力明显强于同龄的老人。

进入冬季,北风凛冽,寒气逼人,人们裹着厚厚的棉装仍觉得难以忍受凛冽的寒风。然而,寒流却挡不住冬泳人的脚步,他们勇敢地脱掉棉衣,扎入冰冷的水域中劈波斩浪,因此,冬泳被誉为“勇敢者的运动”。

有道是“万事开头难”,冬泳爱好者迈出的第一步都是比较艰难的,参与冬泳有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家住长江路的冬泳爱好者赵女士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几乎每天都在帝湖游上一段,谈到自己的冬泳心得,她告诉记者:“刚开始练习冬泳时,会非常难以适应。第一次冬天到帝湖里游泳,我感觉全身都被冻住了,几乎没有知觉了。初泳者需要从天热的时候开始坚持游泳,特别是季节由暖变冷时,更要坚持。冬泳很能锻炼一个人的毅力和恒心,只要走出了第一步,坚持一个冬季就慢慢适应了,就会尝到冬泳的甜头!”

记者发现,参与冬泳的人多是中老年人,鲜见年轻人的身影。“冬泳是一项和攀岩一样刺激的极限运动,对自我是一种挑战,可以挑战寒冷的天气,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增强自己的意志力。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挑战,希望他们也能参与到冬泳运动中来。”郑州市冬泳协会秘书长刘克成呼吁。

冬泳的别样欢乐

每一个冬泳现场,都不乏好奇的观众。

看着冬泳爱好者们在水中一展泳技,挥舞着双臂尽情畅游的壮观场面,自己穿着羽绒服站在岸边还瑟瑟发抖,在很多局外人的眼里充满了神秘感,发出啧啧的惊叹和疑问:大冬天的,游泳究竟冷不冷啊?

46岁的冬泳爱好者宋国安师傅是西郊棉纺厂的工人,问及进行冬泳到底冷不冷,他拍着自己通红的皮肤乐呵呵地说:“冷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经常练习,跳下水去,一会儿就能适应,就不怕冷了,寒风吹来也觉得很惬意,感觉很过瘾啊!”

2007年之前,宋师傅身体比较虚弱,经常感到头晕、乏力、神经衰弱,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自从开始冬泳运动,游了几个月后,他的身体素质大大增强,吃得香睡得好,感觉浑身轻松。宋师傅深有体会地说:“冬泳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常年坚持冬泳,能防病治病。我参加冬泳两年来,身体一年比一年好,现在,我下班后就坚持进行冬泳,简直迷上了这项运动!”

通过冬泳,冬泳爱好者收获的并不仅仅是健康。冬泳的魅力不仅在于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减少疾病,强身健体,还能给人带来快乐。72岁的刘反修老人常年在省军区游泳馆参与冬泳,开始冬泳以前,他的血压、血小板、白血球等指数都非常低,后背的关节有炎症,一遇刮风下雨就疼痛,身体时好时坏,到医院检查治疗了多次,效果却不明显,情绪一度曾经十分低落。在电视上看到冬泳可以锻炼身体的报道后,从1987年冬天开始,在几位喜欢游泳的朋友带动下,他参与了冬泳活动。22年冬泳坚持下来,他的身体练得特别棒,各种病症终于和他“告别”了,心情自然也变得开朗了。

民间有句谚语叫“冬练三九”,说的就是冬季应当加强体育锻炼的道理。冬泳爱好者们普遍反映,游完泳后都觉得身体舒爽,精力充沛,身心都很快乐。

家在汽车东站附近的刘卫东老人,已经有22年的冬泳史,有时为了锻炼身体来回走10多里的路程,他也不会感觉累。说到冬泳的好处,面色红润的刘老先生喜不自禁地说:“喜欢冬泳的人绝大多数都身体硬朗、精神乐观。我现在60多岁了,天天坚持游泳,多年来没有生过病,身体很健康,精神头也很足,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水上英雄”美名远扬

前不久发生的湖北荆州市“10·24长江大学生救人”事件中,在场的船主见死不救、挟尸要价的行为震惊全国。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省多个市县的冬泳爱好者都自发成立了水上搜救队,冒着生命危险,实施了数百次水中义务救援行动,他们就像《水浒传》里行侠仗义的“浪里白条”,尽显“水上英雄”的本色。

天寒地冻之时,水中救援是冬泳爱好者的强项。2005年4月,洛阳市的赵振杰等一批冬泳爱好者,组建了我国第一支城市水上义务搜救队。他们与洛阳110报警台开展联动,接到溺水警情后迅速赶赴现场,义务搜救落水者,在全国首开110指挥中心与冬泳爱好者救援相结合的先河。

4年来,洛阳水上搜救队义务出现场数百次,使30多名落水者重获新生,帮助80多名罹难者家属找到了遗骸,却从来不计酬劳。赵振杰还大声呼吁:希望全国的冬泳爱好者都站出来,在每个城市都成立水上义务搜救队,为当地的落水者提供志愿服务。

继洛阳之后,郑州市、商丘市、栾川县、睢县等市县的冬泳爱好者也先后成立了水上义务搜救队。我省的水上义务搜救队都是民间公益性组织,不管是救生、打捞尸体,还是帮助群众搜寻东西,都是尽义务,招募队员也很严格,不仅要求水性好还要品行好。

“为了守护生命,我们苦练本领;为了拯救生命,我们卧雪踏冰……”这是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服务队的“队歌”。成立仅仅一年多,该队已开展水中救援62次,救援范围从商丘扩展到我省周口及山东、安徽等周边地区。

商丘水上救援服务队的创办人,是当地39岁的冬泳爱好者黄伟,他和当地冬泳爱好者经常到商丘的南湖、黄河故道等地破冰冬泳。看到一些人因到湖中游泳或游玩而落水的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到了盛夏季节,青少年溺水事件很多,给一些家庭造成巨大痛苦,黄伟产生了利用自己的游泳技能参与救援活动的设想。

2008年8月6日,在黄伟等冬泳爱好者的发起下,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服务队成立,下辖3个分队。50名游泳技术精湛、有着潜水救援打捞经验的冬泳爱好者签署救助协议书,不怕牺牲,不收取任何报酬,不论是酷暑盛夏,还是三九严寒,义务开展救援。

选择了义务搜救,就意味着选择了危险,甚至是死亡。

今年1月8日,是“三九”的第一天,气温-3℃。商丘的包河发生一起男子投河自尽事件,接到警方通知后,黄伟等几名救援队员很快赶到现场。河水不但冰冷刺骨,还是冒着泡泡的污水,站在河边就能闻到刺鼻的臭味……

看着悲痛欲绝的死者家属,黄伟没有犹豫,毅然第一个跳进了阴冷、恶臭的污水里。几名救援队员轮番上阵,经过长达6个多小时的搜寻,终于把死者的尸体打捞上岸。

在医学界,冬泳被誉为“血管体操”,这项集意志、趣味、医学、健身于一体的体育活动,已成为21世纪的运动亮点。

省中医院内科的韩大夫告诉记者,人体受到冷水的强烈刺激后,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迅速加强,血管急剧收缩,机体为了御寒,皮肤血管又很快扩张,这样一张一缩,血管的弹性增强,皮肤、神经、心血管、呼吸系统功能加强。因此冬泳能锻炼意志、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强体健身,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正是由于冬泳具有独特的魅力,我省的冬泳群体一直在发展壮大,遍布全省各地各行业。业内人士估计,全省的冬泳爱好者接近万人,他们中既有年逾古稀的老翁,也有10岁以下的儿童。洛阳是全省冬泳爱好者最多的城市,洛阳市冬泳协会副主席董文同介绍说,目前该市坚持冬泳的达3400人。

2007年8月26日,来自全省各地的1000多名冬泳爱好者代表集体畅游郑州白沙水库,为着一个共同的爱好,他们走到一起,自发成立了河南冬泳联盟。

冬泳虽然是极佳的冬季锻炼方式,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

冬泳也要讲科学,身体不适应冬泳者,不可勉强为之。韩大夫说,患有传染性、器质性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肺结核、肝炎、胃病以及有开放性伤口的人,精神不健全、缺乏自控能力者都不适合冬泳,16岁以下的少年和70岁以上的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差,一般也不提倡冬泳。参与冬泳前应当咨询一下医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宜。饭后、酒后、剧烈运动后或大汗淋漓时,也不宜立即下水冬泳,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有人认为,冬泳就是在冬季勇敢地跳到江河湖海里游泳,其实,冬泳和在其他季节游泳还是有所区别的。董文同老先生已经坚持冬泳51年,他根据自己的体会介绍说,要想冬泳必须先学会游泳,从夏天开始锻炼,一年四季都要坚持游泳,久而久之,到了寒冷的冬季才能畅游无阻。冬泳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冬泳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董老先生说,下水前,冬泳者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做热身运动使体温升高,往身上拍水淋湿全身,让身体逐渐适应水温,再缓慢地入水,避免太大的刺激,不要来到水边就直接跳进水中。在游泳过程中,如果出现头晕、恶心、打冷战、抽筋不止等情况,应当立即出水上岸。有经验的冬泳爱好者在入水前,会认真地做准备工作,结束冬泳出水后,立即用毛巾擦干身体,然后穿衣保暖。

参与冬泳要量力而行,时间不可过长,运动不可过量,不能攀比,更不可逞能,循序渐进,这样才能逐渐收获冬泳的无穷乐趣。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