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征求意见
现代服务业工程
完成投资20.7亿
已建成109个
病险水库强筋壮骨
图片新闻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病险水库强筋壮骨
创新水利融资体制

(上接第一版②)没有河道的优化,谈不上水环境的优化。从2006年起,我市坚持治本为主,标本兼治,启动了以围绕贾鲁河、须水河、索须河河道、潮河河道治理。随着生态水系建设的快速推进,工程建设捷报频传:贾鲁河、须水河、索须河一期治理工程、潮河治理工程依次竣工,河道整治实现重大突破。

水环境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市主要骨干河道基本上达到了“面清、岸洁、有绿”的阶段性目标;经过整治的七里河等中小河道水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逐年提高。截至目前,市区河道治理基本完成,已完成投资19亿元,治理河道14条,总长283.02公里,形成河道水面9平方公里。

如今,改造后的河道两岸绿树葱茏,廊道、草坪花卉相间,河道宽敞流畅,长期绝迹的鱼类、水鸟已经出现。在今年的防汛过程中,改造后的河道排涝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治理成果充分显现,为全市防汛安全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成效还远不止这些。生态水系建设还将有效遏止环境污染,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两岸百姓。预计工程全部完工后,市域河道体系将实现相互连通、循环流动。

病险水库强筋壮骨

我市的生态水系建设顺应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内在要求,符合现代特大型城市的特点,它的综合系统优势已在防汛排涝、水资源调度、河道治理中得到了初步显现,随着工程的推进,其巨大潜在优势必将进一步发挥。生态水系建设不仅仅停留在过去河湖整治上,而是城乡一体、上下游兼顾、地上地下水全控的立体谋划建设。

它集防汛排水、河道疏浚、引清调水、供水节水、污水收集处理等内容于一体,综合解决水问题。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把国家十分重视的病险水库治理纳入通盘考虑。

资料显示,三年来,我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总投资4亿余元。目前,42座病险水库中,有4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19座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做竣工验收准备工作;2009年新批复投资计划的19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明年年底前全部完工并竣工验收。截至目前,全市共实现有效灌溉面积282.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62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249.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42平方公里。今年上半年,中央审计署对我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进行了审计调查,充分肯定了我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

创新水利融资体制

由于生态水系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资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单靠财政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寻求多渠道的投入机制是解决生态水系建设资金需求的一条有效途径。2007年10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建立郑州水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经过近半年的筹备,公司于2008年6月16日由市国资委批复成立,7月1日完成公司登记和工商注册,已累计贷款14.2亿元。目前,后续项目的融资工作正在进行。

公司的成功运作,为我市水利建设探索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成为我市水利建设新的融资平台和生态水系建设一个新亮点。

水润绿城灵气生,人水和谐新家园。如今的郑州,尤其是生态水系实施前后变化“判若两人”,整治后的水系碧波荡漾,杨柳依依,蓝天倒映,绿草如茵。如同一幅铺展在郑州大地上的历史画卷,用其靓丽的身躯娓娓讲述动人的故事,水域靓城的美好画面在全市人民眼前愈发清晰。

我们也有理由期待,生态水系全面完成后,随着一大批水质改善型、滨河景观型、生态保障型样板河道的出现,这座激情浪漫的“水域靓城”,必将变得更加灵动,展现其迷人的风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