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别让垄断型涨价蚕食民生
是奖是罚?
“高投入低产出”导致的虚妄
李庄律师的广告词:
“够黑,人傻,钱多,速来”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种教育不公
发改委回应五大价格热点问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高投入低产出”导致的虚妄

“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中央教科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对本土高校“望闻问切”,9日发布了《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报告对教育部直属的72所高校中的69所进行的绩效评估显示:近半数高校在2006~2008年3年间呈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

运用绩效的理念对大学教育做出评价,这是随形势的变化而进行的深层次创新。办大学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在校园里盖大楼,是要培养人才,尤其是要培养顶尖人才。澳门大学校长赵伟说,大学要对学生的成长、人生规划有所考虑。过去是“知识时代”,我们提出的是“知识就是力量”,但现在已经到了“创造知识时代”,我们应该明白“创造知识才是力量”。“创造知识”这不是瞎说一下、胡诌一通就行的,它应有具体的形态。形态之一便是办学的相对“效益”和“效率”,就是要看一个大学是不是利用了资金这样的社会稀缺资源后,真正培养出了人才。

办好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哪个国家和地区办出了更多的一流大学,哪个国家和地区就等于占住了发展的先机,握住了发展的钥匙。在对大学成败的评价中,功利性思维产生的功利行为、短视行为,无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它只会导致一些人自欺欺人的虚妄感。现在不是牛顿等着苹果掉下来的年代,无论哪所大学搞科研都要花很多钱。因此赵伟这样定义一流大学的追求目标:探索一些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用1分钱去创造2分钱的活儿或者效益,而不是粗制滥造地写许多没有用的文章。每一年,国家都要给“985”、“211”类高校投入从上千万元到上亿元不等的经费,有巨额投入就应有较高的价值产出,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而本土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却是相反,近一半的高校呈现“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办教育办出如此窘境,可见是办出问题了。

大学行政化、衙门化会禁锢人们的思想,侵害自由的学风,致使大学失去创造的灵魂,并导致“高投入低产出”的虚妄。大学教育造假成风、学术腐败成风,致使大学精神缺失,价值丧失,还会导致“高投入低产出”的虚妄。导致虚妄的因素很多,虚妄不在一时,亦不在一处。因此,对“高投入低产出”一病“望闻问切”重要,寻求制度创新,找出对它进行标本兼治的办法则更具现实性,更具迫切性。 今 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