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州风 上一版3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7
彭祖
太行山歌
钱开文书法
以生产建设命名的地名
陶瓷诗话
遗传
南方的初雪
静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以生产建设命名的地名

郑州市区地名的形成与特点

(三)

张建玺 王瑞明

工农业生产不但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也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正所谓“工厂建到哪里,道路修到哪里”,郑州市区许多道路由此而来,路名也随之而生。例如,电厂路,建国初期的1955年,为保障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的电力能源,在郑州西北郊开建一座较大规模的郑州电厂(时为全国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兴建时代号叫363,也叫363火电厂。后来,郑州工业建设迅速崛起,当时有纺织、煤炭、机械、商业、砂轮、电缆等65个骨干企业开始兴建,迫切需要电力保障,郑州又于1957年在363电厂南端建成郑州热电厂。居于南北端即热电厂和363火电厂之间而修筑的一条马路,名正言顺就取名为电厂路。为充分利用河南优质棉主产区的资源和郑州交通便利的优势,郑州国棉一、三、四、五、六厂在西郊一字排开建成,纺织纱厂大门前形成的街道顺理成章取名为“棉纺路”。同样得名的街道还有“药厂街”等。

以秀美山河命名的郑州西郊地名

郑州西郊,是老市民对京广铁路以西、陇海路以北区域的习惯叫法。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郑州的西郊还是荒凉的郊外。省会迁郑后,为了加快郑州西部的发展,1957年郑州市委、市政府把办公地点从现管城区委一带搬迁到西郊互助路,市直机关单位也随之而来。在为西郊的街道取名时,郑州市采取了有别于行政区的命名方式,选用秀美的山川河流名字来命名:南北向的道路多以山命名,例如嵩山路、桐柏路、伏牛路、华山路、秦岭路等,对于东西向的道路,则多以河南境内的河流名字做路名,例如伊河路、汝河路、洛河路、沁河路、淮河路、颍河路、宏河路等。

以地形地势命名的地名

郑州地处山地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带,城区内岗地连绵,低地遍布,而郑州人习惯把低洼且积水的地方叫“坑”,于是许多地名被群众因“势”得名:柳叶坑、黄殿坑等。此外以岗地和地势特点命名的地名也不少,塔湾路、硝滩街、杜岭街、岗杜街、寺坡路、紫荆山路、碧沙岗、二里岗、小西门南拐、北下街(该路往北是一个较大的下坡,群众根据地形特征,约定俗成的称之为北下街)、南下街(该街北高南低)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