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视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地铁“俏容”初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郑州地铁“俏容”初绽
七里河地下隧道已向前推进100多米。
11月16日,轨道交通第一块隧道管片下井,标志着地铁地下施工正式开始。
对每个下井人员都要进行安全检查。
高科技设备的大量使用,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工程的进展在屏幕上随时监控。
地铁站与郑州火车站西出口遥相辉映。
日夜赶工,工程进展迅速。
一丝不苟,完成每道工艺。
工人在数十米地下监视着每一寸进展。
技术人员在钻头下查看地下地质情况。
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盾构机每天不停向前掘进。
施工单位用精心设计的展板把施工场地围起来,在展示城市交通发展的同时又保护市容的整洁。

40年前,中国的第一条地铁在北京建成通车。

40年后,郑州成为中国城市“地铁俱乐部”的第19个成员。

本报记者 许大桥 宋晔 王璇 实习生 徐宗福 摄影报道

在郑州1号线开工前后,又有多座城市传来开建地铁的消息。

地铁对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让那么多城市魂牵梦萦?有人说,地铁是个冷漠的地方,每个人都在用麻木的表情保护着自己;但也有人说,地铁虽然是一个铁皮工具,却承载着灵性的人。自从11月16日开钻以来,郑州地铁1号线七里河站区盾构机已掘进100多米,郑州首条地铁隧道“芳容”初现。本报记者用手中的镜头,凝固住地铁建设的每一个瞬间,见证地铁的构筑过程。

在七里河站,记者来到地下盾构施工区。经过安检门时,必须刷卡才能进入盾构施工区域。安检门旁的电子显示屏清楚地显示着盾构施工区域的人数,包括总人数多少,参观人员多少、施工人员人数等信息。施工的各区域都挂有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及安全警示标志等。隧道内,施工人员用水平仪、经纬仪、全站仪等高精仪器,对隧道不断测量,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地铁一号线施工的隧道内壁由盾构片安装而成。每环盾构片上,有纵向连接螺栓16个,环向连接螺栓12个,足以确保地铁隧道内的盾构片严密相扣。在隧道的最里面,盾构机在16组液压机的推动下,前端的刀盘不断旋转,大量的泥土被挖下来,装入渣土车运到地面上。

据郑州地铁1号线七里河站项目总工介绍,这里每天挖出的土方能装满近4个车厢,目前,“郑州1号”盾构机运行情况比较稳定。按照计划,将在明年的3月份完成这一区间的掘进任务,而在隧道完成挖掘工作后,将铺设轨道、架设电缆等。下一步,郑州地铁1号线其他站点也将陆续进入盾构阶段。

据了解,地铁1号线 起于高新区新郑州大学,止于郑东新区文苑北路,途经长椿路、站前大道、郑上路、建设西路、中原东路、人民路、金水路、郑东新区CBD、商鼎路。长度34.84公里,站点数量28个,换乘车站7个,平均站点间距1.29公里。

相关专家称,地铁的运输能力要比公共汽车高出7至10倍。在公交车面临交通拥堵而寸步难行的时候,轨道交通的时速最慢也在30公里以上,最高时速甚至可达128公里。郑州市民的出行方式主要是电动车和自行车。地铁建成后,一部分人将放弃电动车出行而选择地铁,交通问题自然会有所缓解。

随着地铁施工有序的进展,郑州市民35年的梦想已经实现,拥有地铁后的郑州会是什么样的?也许CBD就是最好的象征,处处散发着都市的气息,但也不乏老郑州的淳朴和厚重。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