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城市幸福感
取决于“最短的木板”
不轻言通胀
也不轻言无通胀
摇钱树正在成为贫富差距的加速器
拦不住
“嫁碗族”的社会学隐喻
如何拽回工科“逃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不轻言通胀
也不轻言无通胀

不轻言通胀

也不轻言无通胀

狼可能真的来了。我们的两大邻国、亚洲两大新兴经济体——越南和印度,近日均宣布出现了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势。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不能轻言通胀。目前国内学界很多人认为,中国并不会发生通胀。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近日在谈到物价时表示,中国现在既无通货膨胀也无通货紧缩,认为没 有通胀之忧的理由主要看两点,一是CPI(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二是商品的短缺或者丰富性。从CPI指标看,我国通胀迹象尚不明显;从商品的丰富性看,国内绝大多数行业都出现过剩状况。在这种情况下,轻言通胀而弱化刺激经济的重要性,很容易形成误导。有部分专家甚至认为,轻微的通胀并不是坏事,如果发生通胀,价格上涨,企业就会开足马力生产,就业就会好转,经济走出危机的步子会更坚实。

不过,过分乐观地看待通胀也不可取。现实已经摆在这里,中国与印度、越南同属于新兴经济体,经济结构特点与经济发展阶段都有较大的相似性,至少这两个近邻也存在商品堆积如山、CPI持续为负数的情况,但现在通胀在印度与越南发生了。事实证明,过分强调经济刺激,很容易导致结构性通胀;而过于迷信CPI指数,很容易将重点放在过往情况,而对将来的物价变动缺乏预见,如同刻舟求剑,还可能忽视CPI指数与居民切身感受之间的差距,陷入郑人买履的误区。

越南和印度的通胀,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粮食、地产、燃料、电力价格暴涨,而我国目前也有类似的苗头:地产价格暴涨,油品、水、电、燃气纷纷涨价,占CPI权重较大的粮食产品价格也出现了异动,先是大蒜价格疯涨,接着是辣椒,食用油、面粉也集体涨价。物价的上涨是不争的事实。

从理论上说,通胀的根源是货币发行过多,流动性过剩必然导致通胀。今年我国的4万亿元投资和近乎10万亿元的信贷投放,最终必然会作用于商品价格,之所以现在没有明显的通胀显现,可能是因为目前股市、房市的涨势吸收资金,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通胀。如果股市、房市降下来,也许通胀就会显现出来。从越南和印度的情况看,通胀一旦显现,必然会令消费者和投资者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从而改变其消费和投资行为,加剧通胀。这是他人的前车之鉴,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总之,我们既不宜轻言通胀,但也不可轻言无通胀。在全球化背景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经济形势波动相当大,通胀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可能说来就来。而如果严重的通胀出现,全社会难免要承担“公司投资收益与居民消费能力大大降低、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等不良后果,绝不可掉以轻心。目前,印度与越南已经认为应对通胀比刺激经济增长更具紧迫性,政府的精力也不得不从发展经济转移到打压通胀上。这同样也是一个启示,适当回收市场流动性,严格控制物价上涨尤其是公共产品的涨价,恐怕也应是我国明年经济工作的一大要务。 莫丰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