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八旬老人
翰墨人生
新郑史垌村搬迁下山
新密严把双节“廉政关”
“4+2”处处显威
遇难题一用就灵
巩义首个财政收入
“超亿元镇”破茧而出
为民十件实事
新郑完美收官
小城镇推动大战略
三百年大吕武术
踏上申遗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八旬老人
翰墨人生

八旬老人

翰墨人生

本报记者 张乔普 通讯员 尚中山 文 宋晔 图

过了冬至,房间里的气温明显下降了很多。早上7点,大孟镇朱大汉村79岁的村民朱忠恕准时来到书桌前,把暖瓶里的热水倒在砚台上,开始磨墨。从2003年建立大孟镇田园书画协会以来,这样的习惯朱忠恕已经坚持了7年多。朱大汉,这个郑开大道旁原本籍籍无名的村子也因为弥漫在空气中的墨香,成了远近闻名的书画村。

“老人原来是一名教师,从小热爱书法、绘画,也有一定的功底。”中牟县大孟镇副镇长张丽娜介绍说,老人2005年加入省农民书协,目前已经在全国及省市大赛中获奖60多项。在老人的带动下,朱大汉村现在已经有书画人才30多人,全镇书画爱好者更是发展到了200多人。

2003年1月,在朱忠恕老人的倡导下,大孟镇田园书画协会成立,老人还把自己的院子腾出,作为书画协会的活动场所,并订阅了《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神州诗书画报》等书画报刊,每月组织协会会员进行一次书画交流,相互畅谈心得、交流经验、现场挥毫。

以书画协会为依托,朱大汉的孩子们一个个也成了“小小书法家”。老人已举办五届书画学习班,每期40多人。多年来,跟他学习的孩子不少已经升入高等学府。

除了发挥自己的书画专长外,老人还当起了镇上的义务宣传员,制作版面、书写标语、绘制宣传画、创作漫画等,不论天气好坏,不论白天黑夜;普法教育、防非典、村委换届选举等,都留下了他书写、张贴的标语。多年来朱大汉及附近几个村的宣传标语,写写贴贴都是老人“承包”的,每年多则1000多条,少则七八百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