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基本上是条那个船。上去容易,下来,就要挨骂”,前两天,作家莫言在他的第一篇博文中这样写道。有意思的是,几乎就在莫言开博客同时,作家余秋雨将博客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评论统统清零。
名人博客不仅是日志,还是网络行销手段。把吸纳大量人气的博客关掉,其中必有曲折的心路历程。余秋雨“闭关休博”,普遍认为是网友长期滔滔不绝的口水冲决了他的心灵堤坝,让他从此在博客上“莫言”。
余秋雨博客的垮塌,不仅使他的粉丝失去重要的阅读平台,同时也失去一种文化观点交战的阵地。因为缠绕在余秋雨身上的是是非非,本质上就是文化价值观在碰撞。现在一边是余秋雨粉丝们“含泪劝告”他能重新开放博客,一边是网友觉得批评余秋雨失去一个重要舞台,这也就是让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失去一些碰撞机会。而文化不就需要在碰撞中才能正本清源吗?
类似名人博客阵地失守事件,以前也有。比如,三年前,韩寒和白烨就曾在博客上“掐架”,闹得动静也很大。白烨由此成为新浪第一个关闭博客的名人。当然,吃了网络败仗绝不意味彻底妥协。比如白烨就把阵地转移到像《长城》这样的传统刊物上,倒是失去对应话语平台的韩寒随即偃旗息鼓。
同样,凭借特定权力资源与话语权优势,余秋雨要找个地方说话绝对是轻而易举的事。我写过多篇批评余秋雨的文章,很不接受现在网上那种什么“余秋雨关博求饶”、“应该痛打落水狗”的论调,觉得那实在有失批评伦理了。站在文化论战的角度,余秋雨也根本没有认输,他的文化价值观仍然会通过其他话语平台得到推介,倒是失去网络这种对等平台的批评者,恐怕会有以后不能再直接与之“打擂”的遗憾了。
这才是余秋雨关闭博客最值得关注的落点。失去对等话语平台,也意味着某种话语权的缺失。试想,当余秋雨放弃博客,转向远离草根的所谓精英话语平台,就很容易形成某种权力“自说自话”的效应,因为普通网友不具备到那种平台上去与之“较劲”的机会。
耳根清净的余秋雨今后在“文坛”与“文化圈”或许仍会混得风生水起。尽管韩寒对“文坛”曾调侃说,“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但是,真要把腐朽媚权的文化价值观送上摆放着花圈的祭坛,也不是容易的事。我甚至宁愿余秋雨改写杂文时评,或者直接到网络上赤膊上阵主动应战,也不要用关闭博客这种做法来回避文化碰撞。既然我们迫切需要成为文化大国,就必须尽量把文化价值搬到台面上来碰撞。 单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