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6日发表声明,表示接受海南工商道歉,但直接质疑检测机构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海南出入境检验中心”)背后有幕后黑手,不能接受所谓检测失误的说法。
声明称整个检测过程中存在五大疑点,海南出入境检验中心在事件伊始即有预谋地操控检测结果,蓄意制造目前这种死无对证的局面。
疑点一:“检测失误”是个局
海南出入境检验中心仅收取一瓶样品进行十项指标检测,而相关规定则应该是6瓶或3瓶,“这从一开始就精心设计了不可复检的局面,为日后的检测失误和推卸责任,做了充分准备”。
疑点二:复检留样从何而来?
海南出入境检验中心在致函给海南省工商局中提到,“技术中心对留样样品进行复检,并对初检结果也认真调查”。但同时,该检验中心的一份《委托检验检疫申请单》中显示,样品仅够检测,没有留样。农夫山泉质疑,复检留样从何而来。
疑点三:有加害海口工商之嫌
农夫山泉曾接到海口工商工作人员口头告知“上级检测部门复检样品仍不合格”,并且派4名工作人员到农夫山泉经销商处封存样品,声称“要在全省范围内封杀农夫山泉产品”。农夫山泉认为,海口市工商局有此举动是因为接到该检验中心的“复检不合格消息”(实际复检合格),该中心存有意加害之嫌。
疑点四:“检测失误”不能解释
由于当初的三个不合格报告显示,三个检测日期不在同一天,报告的顺序也不一致,因此,对于海南省出入境检验中心承认初检结果有误的原因——仪器不稳定,检测人员减少了样品称样量的解释,农夫山泉不认同。
疑点五:两次表态前后不一
初检结果发布当日,海南出入境检验中心主任吴淑良曾对媒体表态,“可对检测结果负责”,并表示检测人员是10多年检测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并且检测仪器是刚通过年度校准,运行状况良好。
而该中心事后又将原因归罪于“仪器老龄化,状态不稳定,检测人员为了缩短检测时间,减少了样品称样量,加大了偏差概率”。 据中新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