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学生豪捐耶鲁大学何以引发争议
逼 近
贪官的六千万贪腐计划令人震惊
机关门卫阻隔了多少民意
《中国式民工》的
“中国式孤独”
电煤供应“恐寒症”年年复发,病根儿在哪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中国式民工》的
“中国式孤独”

《中国式民工》的

“中国式孤独”

去年10月以来,一部47万字的长篇小说《中国式民工》在网上点击率超过50万次。小说作者网名叫“淡看红城”,是来自四川万源黄钟乡的农民工周述恒。本月中旬,北京的世界知识出版社将正式出版此书。(《京华时报》1月11日)

很多次看到类似的新闻。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工,十几年乃至数十年如一日,执着无悔地写下洋洋数十万字的小说。“淡看红城”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另外两个人:陕西省紫阳县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青年挖煤工,用14年的时间写出一部200万字的武侠小说;装订废纸当稿纸,为写小说15年奔波在重庆各大建筑工地上,40岁的农民工童作林历经20年,写就千万字小说集《童子文集》。

《中国式民工》要出版了,但显然这只是不可复制的个例。受文化层次和创造环境的限制,与“淡看红城”相比,更多写小说的农民工只能将书稿自我收藏,是为人生记忆。当然,在我看来,农民工们写小说,不一定看重作品的“质量”以及能否出版,更看重的可能是这样一个写作的过程。白天沉重的劳作让他们疲惫不堪,但在夜深人静时独自进入创作的世界,就忘却了所有的生活艰辛,压力得到缓解,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中国式民工》的背后,徜徉着“中国式的孤独”,这实际上更像是一种自我缓解、心灵向上的表达方式。

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大多承担着城市里最累、最苦且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保障较以往已经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居民正在努力从户籍制度、观念和社会福利等方方面面给予农民工及其后代一个更加公平的“市民待遇”。但是,相对于社会其他群体而言,农民工参与社会化竞争和向上流动的机会要狭窄、能力要弱小,可农民工有着我们所没有的质朴、勤奋和耐力,他们中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着个体的权利诉求——“写小说”就是其中之一罢了。这种坚持和坚毅的精神,其实值得我们感动和喝彩。

所以,对于农民工写小说,无需过多褒扬,更不能冷嘲热讽。我们应该尊重和直面《中国式民工》的“中国式孤独”及其附着的美好诉求——时下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社会财富的二次公平分配和各项制度的跟进,逐渐缩小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弱势者向上流动的机会和途径。无论是政策上的扶持引导,还是人性化管理手段的规范,抑或是社会关爱,这都是在以丰沛的自由和希望去救赎弱势者的孤独。给孤独者以希望,就是给社会公平正义以力量。 陈一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