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原大舞台
绿色周末上演开年大戏
成龙变身“奶爸”
李咏出自传
周日来绿城
九大依据再证“曹操墓”
《三娘教子》献演绿城
虎年春节逛逛庙会
长白山顶迷雾重重
社科院“聚焦曹魏高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长白山顶迷雾重重
——全国摄影金像奖“造假”事件追踪

■新华社记者 马 扬 王 猛

中国摄影界最高个人成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近日“爆冷”。12日,中国摄影家协会取消了桑玉柱的第八届全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资格,但一些来自业内外的质疑声音并未因此画上句号。

共同创作?

今年1月6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学术部副主任许林在其博客上发表《金像奖也有假吗?》一文,称有人向他举报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吉林省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桑玉柱的10幅获奖作品中,有4幅涉嫌拿别人的照片冒名顶替。这4幅作品分别是“雾罩天池”、“天池素裹”、“气象万千”、“霜染长白”,被举报分别与孟铁的摄影作品“天池奇观”等3幅作品和温波的摄影作品“晚霞映红长白”几乎如出一辙。

1月7日,中国摄影家协会展开调查。11日,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组委会给出处理意见:取消桑玉柱金像奖获奖资格。

组委会认为,任何所谓“共同创作”的摄影作品都是由多名摄影家的集体贡献所构成,不符合参评作品须是“体现本人创作水平与风格的作品”的明确要求。“桑玉柱在申报时未对此情况加以说明”。

1月13日,记者与桑玉柱取得联系,他表示尊重这一决定,但称将保持申诉权利。他说,因为长白山地势险峻,特别是冬天拍摄十分艰难,所以长期以来,他们前去拍摄都是影友组团上山,几人分工拿相机、三脚架和食物,集体商量拍摄角度,到达拍摄地点后,共用一台相机轮流拍摄,回来后再分底片。

吉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温波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接受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决定。他说,长白山的拍摄条件非常艰苦,大家合作拍照也是常事。这件事也令他反思,以后处理好合作关系再去参加相关奖项评选。“目前结果维护了评奖的权威,也尊重了合作者”。

三大质疑……

此事虽有了结论,但许林、举报人郎琦等反对此次处理结果,认为该结论缺乏相关事实依据。目前,质疑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质疑一:据有关人士反映,举报材料两个月前就有人递交给中国摄影家协会。许林说,2009年11月就有摄影家向中摄协举报过此事,但在今年1月6日他在网上披露金像奖涉假后,有关部门才展开调查。这么长时间,为何没有引起重视?

质疑二:为何不引入第三方客观调查?桑玉柱被曝光涉假一事,虽然中摄协组织进行了调查并出具处理结果,但其身份是金像奖的组织方和运作方,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和公信力。

质疑三:“合作作品”如何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明确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温波和孟铁均表示,一起与桑玉柱外出采风过,但未说明具体合作形式。截至目前,三人究竟以什么方式合作,合作过程如何仍是个谜。

令人担忧!

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连续出现一些获奖摄影作品造假。2006年,第二届华赛奖获奖作品《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被发现楼房同时倒塌的瞬间是PS拼贴而成;2008年,获得某媒体“影响2006”的新闻图片《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被发现是PS合成图片;同年,于早前获得的首届华赛获奖作品《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被曝图中鸽子也是PS上去的。

摄影评奖中造假事件何以频发?有些甚至推至几年后才被揭出?

一些认为此次金像奖存在“剽窃行为”的摄影专家表示,此次事件与之前运用技术手段改变照片的真实属性又有区别,它暴露出的是权与利的链条。

吉林省社科院院长邴正认为,当前评价一个学者,多数用职称、社会头衔、奖项来考量,这使得一些人更关注自己的外在荣誉,精益求精意识下降。

一些学术造假问题未得到严肃惩处,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抄袭或学术违规风气。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