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9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承接大郑州建设新城区
新郑年度综合
考评全面展开
节前各界伸援手
扶贫济困送温暖
热游具茨山
带富驮窑村
漂亮新村俺的家
新郑教师进修学校
成示范性培训机构
市人大常委会
到新郑征意见
新郑“五水”并举润民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热游具茨山
带富驮窑村

热游具茨山

带富驮窑村

本报讯 (记者 赵聪聪 高凯 )“老板,炖一只柴鸡。”“好嘞,马上好。”尽管天气有些寒冷,可新郑市辛店镇驮窑村的农家小院里却暖洋洋的,一拨又一拨游客来到这里品尝农家饭。50多岁的老板崔学臣忙前忙后,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这都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不然哪有今天的好日子啊!”

走进驮窑村,清一色的灰砖小楼与背后的具茨山浑然一体,美不胜收。这里的污水、垃圾统一处理,厕所干净整洁,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民俗旅游业红红火火,村风更是朴实文明。古老的山村呈现出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画卷。

而就在几年前,驮窑村还是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是出了名的省级贫困村:破旧的矮房、坑洼的道路,村民的日子过得平淡无味。“以前靠着山挖个土洞一家人就住下了,吃水跑到几里以外的村子挑,一年也不知道会不会进城一趟。”村民王建民对记者讲述着村里前些年的日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吹响了,也激发起驮窑村村民大干一番、建设新家园的昂扬斗志。美化了村民住所,兴建了健身公园,安装了健身器械,改造了村级文化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驮窑这个旧山村换了新容颜。

村貌变了,驮窑人更想在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找到致富路。

旅游业是一项涉及行、游、住、食、购、娱,关联性极强的系统工程,驮窑背靠大型文化旅游区具茨山,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爬山游玩,何不借助这个优势,发展土特产加工、开办农家乐和家庭旅社?有了想法就得落实到行动上,村民们说干就干。一家又一家的家庭旅社、农家乐园、购物商店相继开业了。虽说这一切才刚刚起步,可是村民王建民已经尝到了其中的甜头:“我现在开家庭旅社一个月能赚一千来块钱,比在外边打工都强。”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旅游业的发展正悄然改变着驮窑村。记者看到,许多村民都盖上了新房子,甚至买上了小汽车。驮窑村党支部书记史二聚告诉记者:“山区旅游开发大有文章可做,下一步俺村还要派代表到先进地方取经学习,对村民进行教育培训,真正把我们‘驮窑’的旅游牌子打响打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