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5月1日到世博过“低碳生活”
多国国宝“莅临” 北欧风情尽览
“后世博时代” 留下丰富遗产
“网上世博”推新版本
日本馆展示尖端环保技术
湘江叫渴
“中国旅游日”咋成了“香饽饽”?
韶关原公安局长受审
沪普陀区原区长被公诉
发黄段子停短信有标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5月1日到世博过“低碳生活”
——写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倒计时100天之际

引哥本哈根碧水 去“原始洞穴”观光

“环保概念”在世博园随处可见。5万平方米的生态绿墙,世界最大;42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超过1000辆新能源汽车,园区内公共交通实现“零排放”……上海为打造“低碳世博”可谓费尽心机。

除了中国的各展馆外,参展各国的场馆也尽显“低碳生活”之美。

在丹麦馆螺旋形坡道入口,显眼地摆放着特有展品——自行车,还有一个即将注入哥本哈根海港碧水的池塘。5月1日世博会开幕后,观众即可体验北欧的“低碳生活”:骑上自行车,或者脱光鞋袜,将脚趾浸泡在清澈的海水中享受夏日的清凉。

德国馆的绿色建筑技术,西班牙馆的环保藤条材料以及如同一个没水、没电、没热的“原始洞穴”的伦敦零碳社区——低碳技术把世博园区装扮得美轮美奂。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说:“据测算,相关低碳措施在世博会期间能够抵消碳排放的60%至70%,经过不断改善措施,力争在四五年内实现碳平衡。”

21日,世博会倒计时100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上海。这场世博盛会在“低碳生活”上将有哪些创新?中外文化交汇能碰撞出什么“火花”?本届世博会将为中国留下什么?“新华视点”记者带你走进世博会的精彩世界。

特色弄堂里

“世博人家”待客来

1月20日,静安寺社区居民毛丽萍和家人在展示自家的“世博人家”旗帜。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社区内有很多极富上海特色的老弄堂。世博会期间,70余户“世博人家”将喜迎世界各地的世博游客前来做客。

目前,世博园区场馆建设进入尾声,上海世博园区正在以崭新、完美的姿态迎接世博会的到来。这是一张拼版照片:

图①:倒计时100天之际的中国馆。

图②:倒计时500天之际结构封顶的中国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