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5月1日到世博过“低碳生活”
多国国宝“莅临” 北欧风情尽览
“后世博时代” 留下丰富遗产
“网上世博”推新版本
日本馆展示尖端环保技术
湘江叫渴
“中国旅游日”咋成了“香饽饽”?
韶关原公安局长受审
沪普陀区原区长被公诉
发黄段子停短信有标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后世博时代” 留下丰富遗产

世博会之后,围栏一拆,这里将自然融入上海大市政,扮演起上海商贸、展览、文化、会议中心区的角色,二次开发可刺激当地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新一轮经济发展。

以场馆为例,世博会中国馆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加上规模庞大的世博会主题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世博轴等,如此壮观的现代化公共建筑群,当成为上海新世纪腾飞的基石。

经济意义上的拉动作用毋庸置疑,而世博会留给中国人更多的是一笔精神财富。

值得庆幸的是,浦西园区中“最老资格”的部分近代工业建筑群被永久保留下来,为世博会再利用。由此,上海重要的城市历史文脉被保留下来了,筹办世博会为城市发展增添了精神内涵。

不仅是标志性工业建筑,世博园区周边一批建于上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居民楼,在“筹博”过程中也从最初的规划“红线”内被“抠”出来,大约1万户居民因此免于搬迁之苦。

文图均为新华社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