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精品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名人趣事趣谈
理想主义的人是最美的
孙红雷的眼泪
张海迪:婚后这些年
十年展望:绿色、健康、有尊严
从简朴到简约
领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理想主义的人是最美的

许晴

不做宋庆龄的“特型演员”

演出《建国大业》之前,有不下三个剧本的“宋庆龄”来请我演,包括《大清风云》的导演陈家林,在我们拍戏的时候就说,“许晴你应该演宋庆龄”,还有《红磨坊》的导演,拍《水浒》的张绍林也这么说。他们都是老导演,都是60多岁,对宋庆龄有所了解。《建国大业》找我演宋庆龄,我并不惊讶,但是演出1945~1949年的宋庆龄,我有点扛不住,因为年龄相差有点远。

我收到邀请的时候,还在美国上学。他们说,那来试一下妆,好不好,你来感觉一下。化妆师王希钟老师也很优秀,他特别有意思,没有给我贴这个贴那个的,他说:“许晴,我认为不需要,你的气质和场足够了。”所以我在造型上就是把头发一梳,甚至连眉眼都没有特别刻意地去弄。因为他觉得已经有很多特型演员了,不希望我再去做宋庆龄的特型演员。

演宋庆龄需要沉静下来

演宋庆龄的时候整个人要沉下来静下来。

历史上,见过宋庆龄的人,都会说“她真的太美了”。她确实非常美,但她的美不是表面上常规所说的那种五官怎么美,而是她的气韵。她的这种气韵不是一天两天能够造就的,而是从骨子里从小而来的。这关系到她整个的学识背景以及她整个家庭的成长环境。我在上海的时候,专门去拜访了她的故居。她的那间屋子,家具全部是纯白色的,欧式的,地上铺了厚厚的地毯。还有一间上了锁,我们想办法从门缝里看进去,发现那是间书房,四壁全都是书。

我这次演宋庆龄,得到了领导的表扬。他说别的演员都是在演那个时代,唯独许晴是进入了那个时代。领导说,你看她鼓掌都是这样子,手臂是斜着的。这其实特别简单,因为我看了资料片,宋庆龄鼓掌就是这个样子。我确实做功课做得比较多,因为不能怠慢。我会特别注意这些细节,包括她的神韵。我觉得她最有灵魂的是她眼睛里的爱,而且是慈爱,我觉得这才是最吸引人的。她坐在那儿就那么静,但是心里的场却那么大,她也不用说话。

理想主义者是最美的

有一场戏,我拍摄的时候真的很感动,但是没有剪进去。那场戏就是宋庆龄和邓颖超一起谈论她们孩子的问题——因为这两个人都没有孩子,她们的孩子都在革命中流产了。那场戏我们拍了两夜,很动情,一直在哭。那场戏是特别女人、特别阴柔的,看上去好像和整个电影的氛围不是很搭调,但其实我觉得特别搭调。革命轰轰烈烈,死的是男人,受伤最深的是女人。革命的成功,后面有许多人在奉献。

邓颖超是奉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命令去请宋庆龄出山的。我觉得,当时宋庆龄的心境,是不再想登政治舞台。但她对新中国还是寄予期待的。我不认为她是心灰意冷,我认为她表面是退,心还是在那里的,她对时局是很清楚的。尽管有个代总统,但是蒋介石还是掌管一切的,她一直在关心着,我认为可能比她在位的时候还要更关心。

有一场戏,是解放军官兵进上海,为了不扰民,都睡在街上。宋庆龄出去看到了,那场戏我的表情是悲悯的。我觉得她心里有悲悯之心,就因为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她对共产党有了信心,又找回了和孙中山一起革命的心情。所以她被感动了,后来才答应去北平。我一直认为宋庆龄是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是活得最辛苦的,也是最美的。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