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西藏羊卓雍措
诗酒趁年华
鲁迅
黄四德书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读《小小说是平民艺术》

胡 平

杨晓敏的“小小说是平民艺术”的论断在小小说界影响甚广。这个定位是中肯的,也是重要的。首先,它强调了小小说是平民社会发育的产物。“是大多数人都能阅读(单纯通脱)、大多数人都能参与创作(贴近生活)、大多数人都能从中直接受益(微言大义)的艺术形式”。他甚至分析到,在作者方面,小小说作家与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与为生计而艺术的作家是不同的,属于“第三种人”,他们是为参与而艺术的作家,无功名之累,无生存之虞,只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艺术——显然,这已经是平民阶层的趣味了。在文体方面,他认为,小小说的删繁就简,重视新闻价值和讲求节奏,也适应了大众读者的需求。因此,小小说的兴起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其次,他又认为,小小说可以属于大众文学,却未必属于通俗文学,因为小小说具备小说的基本功能,追求艺术品位,具有纯文学的性质。从这些阐释中,能够看出杨晓敏的理论探索来源于实践过程,一字一句皆有根据。譬如他对于小小说作家的理解,就并非普通书斋教授所能企及。

杨晓敏的许多理论观点富于独创性。譬如他认为小小说文体的文化意义大于文学意义,教育意义大于文化意义,社会意义又大于教育意义,就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他看待小小说社会功能的观点也与众不同,在坚持其艺术价值外,更看重其对于提高大众文化水平、审美鉴赏能力、提升国家整体软实力的作用。所以,他关于小小说的理想是一种难得的宏观的文化理想,也更具有现代色彩。

杨晓敏是忠实职守的小小说评论家,他为大部分最杰出的小小说作家发表过专论,这些文字建立在大量阅读作品的基础上,且善于知人论文,因为这些作家都是他的朋友。仔细探究他的评论,就体会到,他能够清清楚楚地区别开每位作家创作风格与他人的不同,道出其中一二三四,并且能够详述每一位作家在艺术上走向成熟的历程。用“如数家珍”一词形容他的叙述,是恰当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