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拆弹部队》
击 败
《阿凡达》
为“安顺地戏”讨说法
《秋月》首演 “试水”绿城
“中国雪乡”低碳游
虎跃嵩山贺新春
推动国有电影企业上市
一场交响乐与戏剧的奏鸣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市曲剧团创新求变出新作
《秋月》首演 “试水”绿城
适应市场搞创新挑战“秋月”跨行当
曲剧《秋月》剧照

■本报记者 李 颖

28日、29日晚,由郑州市曲剧团筹备数月倾力打造的新编大型古装剧《秋月》将在郑州艺术宫首演。记者昨日赶赴市曲剧团打探看点,剧目创作班底向记者一一揭秘。

彰显人性真善美

走进市曲剧团的排练厅,一群演员正在练功,一个个漂亮的水袖、一次次绝美的亮相,令人惊叹。

曲剧《秋月》根据一篇小说改编而来,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善良聪秀的农家女秋月不堪县太爷金虎侮辱而跳江,被县丞郑维才救起,郑维才却因救秋月而遭陷害。郑逃命之际,其子为秋月夫妇所收养,取名何思源。两人含辛茹苦抚养其长大成人,待何思源考取功名,主考官金虎前来为其女提亲,双方身世被揭开,正在剑拔弩张之时,已当上八府巡按的郑维才返乡,惩治了金虎,父子相认……

国家一级编剧、郑州市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明山担纲《秋月》的编剧,用他的话来说, 《秋月》是一曲彰显人性真、善、美的真情赞歌。当初为何选定这一题材?王明山说:“惩恶扬善、因果报应,彰显的是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主题老,但它适合老百姓的审美口味和价值取向,我们的初衷是奔观众去的,我想,观众爱看、爱听、核心唱段能在百姓中传唱开,它就是成功的。”

适应市场搞创新

近年来,市曲剧团排演了《啼笑皆非》《姑苏遗恨》《麻疯女》等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经典剧目,在全市文化体制改革的号角声中,2009年下半年,全团投入到《秋月》的创作排演中来。

“这台剧目是我们适应演出市场的‘试水’之作。”市曲剧团团长、《秋月》艺术总监高新军说,“为此,我们做出了创新和改变。”为了《秋月》,市曲剧团调集了骨干力量,从音乐、舞美、舞台呈现等方面进行剧目创新,努力使其成为精品。

“舞台呈现上,我们在保留传统戏曲精髓的基础上,借鉴了其他艺术门类的长处。比如演员吸收了话剧元素,将戏曲原本虚拟化、模式化的表演强化,目的也是为了使戏曲更贴近年轻观众,扩大受众群体;舞美和灯光上,《秋月》追求简洁、直观,这样更适合日常的、流动性演出,便于剧目将来走进基层。”

“ 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避免将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考量一部新戏的成败,裁判是观众,没有观众何谈市场。”高新军说,他对《秋月》首演有信心。

挑战“秋月”跨行当

《秋月》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饰演者孙玉香对角色的塑造。孙玉香,国家一级演员,师从曲剧表演艺术家王秀玲。

“秋月是中国传统女性的代表,她美丽善良、忍辱负重、不向邪恶屈服,我喜欢这个角色。从演员的角度来讲,人物年龄跨度大,从18岁的少女到40多岁的老妪,花旦、闺门旦、青衣甚至老旦这些行当都有呈现,《秋月》也是对我的挑战。”孙玉香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