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送年货 播欢乐
在职党员志愿服务
给街道加个“防盗锁”
男子当街撒钱
原是醉酒惹祸
“和事老”谷玉仁
“4050”人员家门口实现再就业
为贫困户送钱送物
优化企业发展“软环境”
3000万元改造“南大沟”
给贫困户上医疗保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给街道加个“防盗锁”
——杜岭街道办事处平安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沈 荣 李胜利 实习生 肖 琳

这两天,家住西里路2号院的赵小梅老太太忙得顾不上采购年货——作为门卫兼新上任的中医院社区义务巡逻队队长,她胳臂上别着红袖标,精气神儿十足。就像闹钟一样准确,每隔半个小时,赵大妈就在小区里转上一圈,每个门洞进去看一下,不给小偷下手的机会。

赵小梅只是杜岭街道办事处平安建设中的一颗“螺丝钉”。该办构建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社区治安防控体系,为辖区治安防范加了一把“防盗锁”。

人防为基础

组建三级治安联防队

办事处从加强人防队伍建设入手,先后建立起了街道、社区、楼院三级治安联防队伍。主力部队是由60余名金水巡防队员组成的专项治安巡逻队。第二支是在 8个社区各建立一支社区巡防小组,为80余名社区巡防队队员购买了电棒、手电筒、灭火器等必备的治安防范物品,把治安防范的触角延伸到社区每个杂居楼院、背街小巷。第三支就是像赵小梅这样的社区楼院长,120余名“老太太”巡逻队,认真监控自己的家园。

“2号院不大,在这里住了十几年,对院里的人我摸得门清,陌生人若是不登记也说不出找谁,就休想进咱院儿。”赵大妈“得意”地对记者说。

物防做保障

夯实平安街道硬件

为推进平安街道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杜岭办事处从加强社区平安建设服务站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入手,逐步夯实防范硬件。

去年,杜岭办事处在八栋楼等3个社区率先设立了“社区平安建设五大功能服务室”,并先后投入30余万元,为“五室”办公配备了电脑、电话、办公桌椅及档案柜等办公辅助设施。2009年,他们投入近百万元,对辖区20余个杂居楼院进行了统一的人居环境改造,新修了楼院道路、改造下水管道、增设了路灯和门卫值班室,极大地改善了社区楼院的居住环境和治安基础条件。

技防为导向

为社区装上“千里眼”

他们充分利用辖区市公安局、金水区公安局、市政协等机关、事业单位实力强的优势,与15家驻区单位签订“平安建设监控系统共驻共建责任书”,按照“谁受益,谁出资;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由单位投资所在家属楼院,自行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并与街道监控系统联网、联控。

辖区内12个破产企业、撤销单位形成的无主管楼院,监控设施安装资金不足成为老大难。为此,该办采取“街道拿一点、单位出一点、居民捐一点”的方式,在金水区率先完成46个居民楼院全年监控报警系统建设任务。

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照顾”,办事处对辖区重点要害单位、路口和部位实现了重点监控,路面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已经达到16个,社区楼院监控达到46个,并在街道办事处一楼建立了监控网络系统管理中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