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新郑*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生活资讯
故里特色
古城典故
广场上的快乐老人
“聊天日”让学生放松心情
纸上的舞者 陈向阳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纸上的舞者 陈向阳
朴素的剪纸风格
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徜徉艺术梦想
校园剪纸 生根开花

本报记者 尹春灵 高凯 文 刘栓阳 图

1月27日,记者见到陈向阳,是在新郑市实验小学的美术办公室里。

一张薄纸、一支铅笔、一把剪刀、一柄刻刀,这是他全部的“道具”。

夜幕降临,校园里寂静无声,只有墙上的钟表滴滴答答地响着。一只轮廓清晰、活灵活现的老虎在一番精剪细刻下,从鲜红的纸张中呼之欲出。

陈向阳是新郑市实验小学高级教师,平易近人的脸上写着内心的恬淡与涵养,执著的眼睛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

当记者得知他是新郑第一个在课堂上向孩子们传授剪纸艺术的老师后,一种深深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执著的艺术追求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对陈向阳与剪纸的“情缘”了解得越深,越觉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几个字能准确地形容出他对艺术的态度。1995年,震撼于剪纸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纸张上所倾诉的神韵和在视觉上所带来的享受,陈向阳开始对这种“磨性子”的活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下班后,他常常在办公室里看书、剪纸,剪纸、看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静物到动物……不停地推敲摸索。在陈向阳送走了数不清的黑夜之后,他的剪纸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积淀、升华,在挥动的剪刀下,始祖山、郑风苑、黄帝故里传说人物及风景等系列剪纸都传神的被表现出来。

不过,要达到“剪出的是文化”的境界,不拿出钻劲儿是不行的。陈向阳说,行万里路乃见天地之大,游郑风苑可窥新郑之美。他常常“以天地万物为师”,流连于郑风苑、轩辕故里、始祖山等景区,用小巧的相机抓住艺术的灵感。在倾听内心情感的声音和感悟新郑文化的博大中,潜心构思,完成一幅幅作品,并利用闲暇时间将它们做成别具一格的幻灯片。他说,平时太忙,完成一幅剪纸要一个星期的时间,但还是静下心坚持下去了。因为在剪纸时内心是宁静的、思想是深沉的,心性在全神贯注的过程中会一次次得到升华。

如今在新郑,“剪纸”已经成了陈向阳的代名词,“陈向阳的剪纸”也成为“新郑个性文化”的代名词,更为他带来了诸多荣誉:2008年3月3日在新郑市轩辕故里“剪纸专题展”中获得“特等奖”;他的“新郑系列作品”在2009年被郑州市文联评为一等奖等。当谈及这些荣誉时,执著的陈向阳说,他只在乎自己对新郑的情感能否用剪刀真实地表达出来,不在乎其他。

朴素的剪纸风格

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

陈向阳说,他剪纸的很多内容都是围绕黄帝文化展开的,目的是诠释新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新郑文化更多地走出去,让更多的人走进来。

陈向阳精致的作品集里包含了人物活动、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既继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又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反映了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新郑特有的地域文化。尤其是在剪、刻、撕、挖、刮等方法下,他塑造出一个个虚实相生、线条分明的造型,有《郑风苑记》石刻、郑韩鼓楼、始祖山中天阁、莲鹤方壶、嫘祖洞等;在大手笔剪裁与细小处精刻的过程中,展现出一个个夸张逼真、形式多样的人物形象,有少典、嫘祖、仓颉、蚩尤等。

他的这些作品中,有大刀阔斧般的粗犷,有行云流水般的洒脱,综观其作品的线条与轮廓,看似不着一字,实则有尽得风流之美。

徜徉艺术梦想

校园剪纸 生根开花

一张薄纸、一把剪刀、一支铅笔,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还可以陶冶学生们的性情。于是,陈向阳结合新郑市教体局“以特色铸辉煌”的要求,在课堂上进行剪纸教学,得到了校长刘万善从软件到硬件上的大力支持,周瑞英副校长也肯定地说:“向阳老师踏实能干,在教育学生剪纸上下了不少工夫。他是新郑市推行剪纸教学的第一人。”

作为第一人,陈向阳深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便专门搜集介绍剪纸的基本知识、技法以及相关的最新信息等,并在班级板块栏里开辟了“小巧手”专栏展示学生的新作品,还在学校的橱窗、墙面、楼道、教室、窗户上布置了教师和学生的作品,使学生在热闹欢快的气氛中提高感受美的能力,也使每个孩子都能轻松拿起剪刀进行潜力的挖掘、技艺的发挥、创造力的展现。

采访结束后,记者在陈向阳的办公桌上看到厚厚一沓学生的剪纸,有歪着尾巴的金鱼、有张着嘴的青蛙、有展翅欲飞的蝴蝶、有竖起耳朵的小兔……虽然显得还不成熟,但陈向阳坚定地告诉记者,让剪纸在学校里生根开花,他有信心把这个梦想实现。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