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二七区社会救助新模式引起全国专家学者热议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二七区社会救助新模式引起全国专家学者热议
二七区委书记 朱是西
国家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 米勇生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处长 刘为群
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 关信平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刘道兴
河南省委党校教授 郭献功
市政府副秘书长 李杰
省民政厅副厅长 黄亚林
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汤清典
郑州大学社会学教授 张明锁

作为保障公民生活的一张安全网,社会救助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了解民情,关注民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新课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而与此同时,随着企业改制重组,又有大批职工下岗待业。这种新情况就对运行了几十年的国家民政救助制度产生了挑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关注民生,体恤民情,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就成为当今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考验。二七区经过两年多的探索,终于通过开通一条连接捐与助的爱心热线;织就一张全覆盖的爱心网络;建立一支爱心救助队伍;建起一个爱心反馈回音壁(简称“四个一”),探索出一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惠及城乡,扶贫帮困的社会救助体系新模式。

二七区首创的这种社会救助新模式,引起了全国民政系统和社会专家们的高度关注,2010年1月28日,国家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米勇生、中央党校政策研究室副处长刘为群、省民政厅副厅长黄亚林等领导和专家学者50余人齐聚郑州,对“二七区社会救助新模式”进行探讨论证。新华社、人民日报、河南日报、郑州日报、郑州电视台等主流新闻媒体也派人员参加,并予以了不同形式宣传报道。

阚安生 白炎峰 文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多年以来我们始终围绕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为民谋利的主题,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辖区人民的幸福指数在经济快速发展中也得到不断提升。尤其是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逐渐建立了“四个一”的社会救助模式。即健全一张覆盖全区的爱心110捐助扶助网;开通一条爱心110热线,24小时受理群众的救助和帮助的需求;建立了一支2000多人的爱心110救助队伍,及时把关爱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健全了一面爱心110捐赠救助的回音壁,向捐赠者及时反馈捐赠物品的使用情况。

自“四个一”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以来,救助的方式已由民政救济变为政府引导全民参与的新型社会救助模式;救助的对象也由农村特困户转变为城市低保对象、五保户、低收入家庭群体;救助的范围由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扩展到就医、就学、法律服务等领域;救助的流程由传统的群众申请转化为社会的帮扶,使民生问题得到了制度化安排、系统化解决、社会化推进、项目化落实,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美好愿景得以逐步实现。

非常高兴能参加今天的研讨会。作为国家社会救助这项工作的具体负责人,一直处于一种感动中,在社会救助工作方面,二七区能做得这么细致、这么深入,确实体现了二七区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一种理念,这些理念是通过具体的行动来体现的。

我高度赞赏二七区政府这几年在社会救助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也充分肯定在社会救助体系方面、创新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努力。

社会不缺乏爱心,社会不缺乏资源,缺乏的是我们的组织。如果我们能够以一种很好的方式来组织,多数人来帮助少数人,从逻辑上来讲它应该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问题就在于我们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

民生就是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的生活就是衣、食、住、行,关心老百姓就是要把这些问题解决好。这些制度合起来就是我们救助的体系化、制度化。

第二个是社区平台,社区连着千家万户,最终的实施要靠社区去实施,二七区这次创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110也好、社区也好,把这两个平台基本上搭建起来了。

第三个方面就是要有网络,从政府来讲从中央到地方,省、地、县、乡都有社会救助的工作机构,现在的问题是在社区这级怎么来建立很好的社区救助网络,既能把政府的救助网络铺好,同时又把救助资源集中起来发挥作用,所以社区这个救助平台非常重要,这里边的文章很大,所以这次我很感兴趣的就是你们已经破了一个题,通过社区的捐助站,把这个平台初步搭建起来。

所以我们看社会救助体系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是通过制度、体制、机制、组织服务网络,这三个方面有机构成的一个整体。

我非常感动,二七区党委、政府这么关注民生,这么关注社会救助工作,民政部门这么尽职尽力,我们社区全区的老百姓这么有爱心,包括企业家和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希望你们在总结经验,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你们的社会救助体系,争取成为全国社会救助体系的示范城区。

第二点希望是把社区这个平台建得更好。我建议光叫捐助站有点单一,应该叫社区互助站,更重要的就是把社区的资源开发出来,社区服务首先要着眼于为居民服务,这是源泉、是根子。让社区觉得通过社区互助站捐助者能够实现这样的一种想法,受助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而且这种互助不仅仅针对于困难群体,有些虽不是困难群体,也有他的难处。既要帮助那些穷人,也要帮助那些不穷的人。我希望你们在这方面进一步完善,给全国提供一个模式。

第三点是二七区党委、政府和老百姓特别有爱心,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善事,确实是非常感人的,你们还有一个大院的故事,三十年如一日,一个大院联合起来照顾一个残疾人,这在全国也是很感人的。希望你们在这个基础上发扬光大,争创全国最具爱心的城区,希望你们成为全国第一家获得这个称号的城区。

二七区在国家民政部、省市党委政府,特别是民政部门的领导、指导下,结合二七区的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工作模式、工作效果,摸索出了社会救助贫困群众的先进经验,正像《河南日报》登的一篇文章。“二七区奏响民生最强音”,比较客观全面地介绍了二七的经验,我觉得非常好。我认为二七的做法很好地彰显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在现在社会多元化、利益追求比较物质化的情况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富有一些现实的意义。

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符合中央倡导的执政为民,更多的关注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执政理念。二七区开展的以民政部门牵头,以社区、爱心救助站等为平台,以群众为重点,创建和谐社会这样的经验,不仅对郑州市、河南省有借鉴意义,而且对于全国也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七区社会救助新模式的意义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关于社会救助和社会互助,也就是国家和社会共同来合作、解决帮助贫困家庭,克服他们的生活困难的一个模式。生活贫困的人到底应该由谁来管,二七区在这方面做了一个很好的探索,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方面,把政府的社会救助与民间的社会互助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是一个很有效的探索。

第二个就是探索了一个慈善事业发展的有效机制,慈善事业是要调动大家的爱心,来捐赠、帮助有困难的家庭,但是这当中慈善事业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不是说有爱心有捐助就够了,而是需要一个社会化的制度,是一个制度体系保障我们的慈善事业有效的运行。二七区在这方面通过这样一些有组织的活动,来把它调动起来。

另外一个就是在捐助者和被救助者之间建立一个渠道,使得捐助者更愿意去捐赠,这都是有效的机制和做法。

再有就是二七区的新模式把救助的或者是互助的范围对象,延伸到了外来务工人员,使得外来务工人员也能在城市里得到救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进展,为下一步政府正式的社会救助和其它社会福利把外来人口纳进来也探索了一些经验。

还有一个探索是为贫困家庭提供服务模式,通过社会互助的方式、社会服务的方式,把这种服务也送到了贫困家庭。包括申请程序,一个电话就可以启动。另外在志愿者服务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新的机制,把志愿者通过一些方式组织起来,让志愿者从各个方面为贫困家庭提供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贫困家庭对服务的需要。

二七区开办的慈善超市一方面为贫困家庭提供了帮助,另外一方面也使得我们整个产品更加合理的利用,刺激了消费等,这些方面的意义还是存在的。

二七区经过这几年探索,形成的“四个一”捐赠救助模式,可以说把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扶贫济困、促进和谐的理念和精神较好地落到了实处。二七区创造一种新的救助机制,使之形成一种新的社会风尚,形成一种社会文化,引导一些人把自己过时的像彩电、衣服给捐出来,捐出来以后他自己去购买新的,所以这个意义它就远远地超越了捐献,可以说是与我们当前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这个大战略密切相关的。所以这项工作也不单是民政部门一家的事儿,还需要整个社会大家一起来做这个事情。

二七区这种做法有利于整个社会将闲置的物品充分利用,有利于有效的帮助困难人群,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节约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这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长远的大战略。依靠组织来发挥作用,它能体现出一种社会的温暖和组织的作用,让困难的群众感受到政府的阳光,有助于增强整个社会的亲和力,提高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公信力。这样做社会的经济成本、文化成本、心理成本也都比较低。

今后对于捐献的人要发证书,捐献的物品要编号、要整理,受捐的对象也应该定一些标准,领取的过程要规范,分发的物品要有监督。

二七区“四个一”社会救助新模式是一个值得推广的社会救助新模式。这里面我想谈几点,第一点因为它要推广,所以它要有优点、有特点。一个特点就是这个新模式使社会救助迅捷化,过去由于捐助不足,所以社会救助的力量难以有效地聚合并发挥作用,导致有些时候爱心不能及时送达,困难群众也不能及时被救助,捐赠和救助脱节,捐赠和救助资源不能有效对接。我们这种新模式快在哪里呢?通过热心110,随时就可以救助,做到有求必应。

第二个救助主体社会化,原来救助主体主要靠政府,也就是主要靠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也就是民政部门。过去在城市就靠民政,在农村就靠集体。社会上的普通民众既没有参与社会救助的意愿,也没有参与社会救助的能力。单靠政府、民政部门可以说难以打开局面,所以必须依靠社会力量推动社会救助,而这种新模式,我觉得是政府、社会、救助对象三个方面的资源得到了进一步开发、整合和合理配置,促进了社会救助的建设。第三个特点就是社会救助的多元化,这个多元化一个是救助对象的广泛性,从过去单纯的低保对象拓展为全部弱势群体,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和天灾人祸造成的暂时困难户,所以有了新的突破。从救助的种类上我觉得多样化,从单纯的保障穿衣吃饭扩展到医疗就业就学等,以及临时困难的综合救助,所以在救助的内容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第三个这个模式强调了救助形式的多渠道,坚持救助与扶助结合,资金救助与实物救助相结合,定期救助与临时救助相结合,突破了社会救助原来的模式。

第四个特点就是强调了救助主体的多元化,这个救助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同时在这里面更讲究救助的人性化。我觉得它有这样几个特点,也是优点,所以我觉得这种模式值得推广,也可以推广。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郑州市的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在市内六区实现了城乡低保一体化,保障标准连年提高,对流浪者实现了救助模式,慈善事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及五保供养、灾民救助、慈善救助为一体,全方位、广角度、多途径的救助体系,促进了社会公平与和谐。尤其是二七区通过建立一条连接捐与助的爱心110热线,一张覆盖城乡的爱心110捐赠救助网,一支爱心110志愿者队伍,一个爱心110捐赠救助回音壁,在全市民政系统探索出了以“四个一”为抓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具有二七特色的社会救助体系新模式。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充实提高二七区社会救助体系的新模式,民政系统要认真研究总结在全市推广二七区的经验和做法,把全市社会救助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把二七区作为探索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新路子的试验田。

很高兴参加郑州市二七区社会救助新模式研讨会。社会救助是公民因为自然、社会或个人的原因产生严重生活困难时,由政府和社会对其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和救治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1996年郑州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城市低保以来,我省传统社会救治政策向新兴的社会救治制度转变,初步建立了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统一、覆盖城乡的社会救治制度体系,较好地保证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二七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在全省首创了“四个一”的社会救助新模式,对推动全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指导作用。爱心110热线的建立强化了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构建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社会救助政策的落实平台,首先方便了困难群众对各项救助政策的了解和咨询,其次简化了困难群众的求助程序。通过困难平台,困难群众可以便捷地获得相应的救助,由以往职能部门坐等困难群众申请,转变为根据困难群众电话反映的需求而上门核实主动施救,有效地转变了工作作风。爱心110热线起到了汇集物资,配备余缺、快速救助的信息纽带作用。

二是编织城乡捐赠救助网,构建了社会沟通的桥梁纽带。通过在街道、乡镇、社区设立爱心捐赠救助站,形成了区、乡镇、办事处、社区三级民政救助保障体系,爱心捐赠救助网络覆盖了城乡,解决了社会各界及群众表达释放爱心的途径,构建了坚实的救助物资保障平台,困难群众可以根据需要获得最直接的帮助。

三是建立了爱心救助队伍,加强了基层社会救助力量的支撑。二七区经过选拔培训建立了勤思考、能吃苦、会干事、敢创新的爱心110队伍,较好地实现了对辖区困难群众的无盲区服务,有效地缓解了基层救助力量薄弱的问题,实现了对整个社会救助工作的力量支撑。

目前二七区的社会救助新模式,已经覆盖区乡,建议认真总结二七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推广二七救助模式,争取在全市普遍建立起新型社会救助工作模式,实现以点向面的突破和发展,为建立全省社会救助新模式探索出有益的经验。

中央党校承担了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和谐郑州建设,围绕着这个课题来郑州多次,我们有幸陪同中央党校的领导同志就和谐社会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二七区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做得很好,想专门出一本书,作为亮点以案例的形式出这本书。上个月我们陪同中央党校的同志,专门到二七区来调研考察。当时中央党校的宋主任接触了实际情况,接触了救助群众,大家都特别感动。我们在调研的过程当中,都有同感。一个是觉得这个事儿很好,很值得推广,因为作为一个体系建设相对比较完善,很有借鉴、推广、学习的价值,是和谐社会建设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二七区的爱心110救助模式,就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首先它初步构建成了一个较为理想的社会救助体系。

第二点就是爱心110救助体系为社会各阶层组织提供了奉献爱心的渠道。孔子说过仁者爱人,孟子也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这也需要一种渠道。民营社会化保障事业源于爱心,忠于善行,而且可以满足人民奉献爱心的需求,同时补充保障的社会化运行机制使人们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相互补充,增强社会融合,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

第三点就是政府应该在促进各类补充保障事业当中发挥主导作用,爱心110救助体系是在二七区党委、政府的主导下构建成功的,这为我国加快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经验。基本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主体举办的,政府不承担直接责任,但是这绝不是说在这里政府可以不进行引导和管理。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有责任根据社会保障发展现状和目标,对补充保障进行倾向性的政策鼓励和约束,二七区党委、政府在构建爱心110当中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