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郑州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检察机关查办县处级以上干部27人
全市法院去年严惩职务犯罪276人
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编)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编)
提高立法质量增强监督实效 创新代表工作提高履职水平

2009年是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上下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并取得重大成效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真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努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较好地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助推经济发展

加强项目建设是保增长、保就业的重要抓手。常委会围绕跨越式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十篇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带领全国、省、市、县(市)区四级人大代表,组成农林水牧、工业商贸、城建交通、教科文卫、政府融资5个组,对我市“战危机、保增长”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研,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常委会注重发挥人大代表参与决策、监督协助、桥梁纽带和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向640名驻郑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发放调查问卷,召开部分企业界人大代表座谈会,收集到“战危机、保增长”意见建议100多条。

提高立法质量

常委会紧紧围绕促进和保障科学发展开展立法工作,2009年共制定地方性法规3件,开展立法调研7件。为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常委会制定了《郑州市专利促进和保护条例》、《郑州市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面向社会各界、人大代表和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公开征集地方立法规划建议项目120件。

建立了新一届法律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其立法“智囊团”作用;建立健全了法规立项论证制度,把好法规项目“入口关”;坚持开门立法,让更多市民通过多种渠道参与立法;积极探索,首次委托“第三方”郑州大学成立评估课题组,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不断提高立法质量。

增强监督实效

常委会围绕制约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开展监督,一年来,共听取和审议36项工作报告,对16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作出审议意见32项。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民生问题解决。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城镇就业再就业、“十大实事”办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等专项工作报告,对《残疾人保障法》、《食品安全法》、《河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坚持跟踪监督,连续4年对《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郑州市市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努力推进解决中小学入学难问题;加强对城乡规划工作的监督,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城乡详规人大备案制度。

强化预算监督,推进公共财政建设。常委会加强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督促有关方面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认真整改,应上缴财政资金短缺1356.98万元,已上缴894.3万元;偷漏税款项38.39万元全额上缴入库;15个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核减工程款24246.84万元,全部在工程结算中予以扣减。

创新代表工作

常委会根据全市工作大局和常委会工作重点,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了65次视察和调研活动,参加代表836人次;坚持和完善常委会主任、副主任接待代表日制度,推动解决了代表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加强督办,提高议案建议办理质量。常委会把办理好代表议案建议作为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工作来抓,认真办理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6件议案,其中2件立法议案已列入常委会2010年立法计划;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对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代表提出的557件建议进行跟踪督办,代表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8.6%。

建立和实行“常委会领导联系常委会委员”、“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的“双联系制度”,及时通报常委会重点工作;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制度,对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履职情况进行记录和考核,完善了代表履职约束机制。

提高履职水平

常委会坚持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求常委会组成人员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党的观念、政治观念、大局观念、群众观念和法治观念,着力提高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举办法制讲座、专题报告会和常委会领导在常委会会议上作专题讲座等形式,认真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法律和人大工作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2010年是我市巩固经济企稳回升良好态势,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市人大常委会设立30周年。在新的一年里,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坚持服务全市工作大局,依法履行职责,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新步伐,在推进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见到新成效,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增强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紧紧依靠党的领导,人大各项工作无论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和选举任免,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依法行使选举任免权,为确保党的执政地位、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组织保障。

推进科学民主立法

坚持把立法工作与我市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紧密结合起来,针对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研究,认真论证,加快立法。认真做好2010年立法工作,对《郑州市城市供水管理条例》和《郑州市农业投资保障条例》进行修订,对《郑州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条例》、《郑州市循环经济促进条例》、《郑州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等10件法规进行立法调研,对我市现行有效的65件地方性法规进行全面清理。坚持把提高立法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增强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以法律制度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

创新监督工作方式

把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作为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注重监督实效,将监督权与决定权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监督手段,强化跟踪监督。

围绕推进重大事项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拟对产业集聚区建设、郑州新区规划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划搞好调查论证,适时作出决议决定;围绕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拟听取和审议经济结构调整、郑州新区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城市交通综合整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等专项工作报告;围绕推进民生改善,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郑州市市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和《郑州市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推进代表依法履职的各项制度。加强代表培训工作,做到全面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提高学习培训的效果;建立跨年度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落实跟踪督办机制,向社会公开办理结果,提高实际办结率和落实率;坚持“双联系”制度,搞好代表专业组、代表活动组活动,切实抓好代表专业组专题调研工作,提高代表履职实效,健全代表履职档案制度,开展代表评先选优活动,调动代表的履职积极性。

切实增强整体素质

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工作思路、工作部署的学习,加强对人大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研究,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的履职能力。

本报记者 王 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