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新郑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
光荣院里乐融融
颐寿园里欢喜多
陈大妈买春联
过年饰品 花样翻新
新郑人民的好儿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陈大妈买春联

陈大妈买春联

本报记者 尹春灵

2月3日,在新郑市洧水路上,一副副艳如桃花、灿如晚霞的春联映入眼帘。记者看到众多市民在挑选自己满意的春联。

“我年轻那会儿,没吃没穿的,哪像现在的小孩这样享福!我整天盼着过年,到过年时就有可能吃上一块白蒸馍。可现在不一样了,每天都像是在过年。”正在看春联的陈大妈乐呵呵地说,她告诉记者,她是新郑市和庄镇老庄刘村村民,当初嫁到该村时,家徒四壁。而今各种惠农政策进家到户后,村里实现了通路、通电、通自来水、通广播电视,家用电器、农用工具一应俱全,农民用上了手机、电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市场的瞬息万变。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老年人免费乘车等都让60岁的她整天乐得笑呵呵。今天她是专门来买春联的。

寻寻觅觅、精挑细选后,陈大妈最终“敲定”了四副。第一副是“家庭和谐勤劳致富奔小康,邻里和睦尊老爱幼幸福民”,它是贴到家里的大门上;第二副是“科技花开香处处,技术成果乐家家”,被定位到儿子房间,激励他好好工作,争取在农具研究上有所突破;第三副是“文化进村百姓乐,农家致富万民欢”,要“远嫁”到村里的文化大院;最后一副是“车窗似明镜摄进诗情画意,道路如彩绸牵来绿水青山”,自然而然要和陈大妈家里新添置的一辆汽车“相伴为邻”了。拿着折叠好的春联,陈大妈仍然意犹未尽,眼睛还在充满喜庆的春联上捕捉“亮点”。原来,她还得再买几副关于饮食卫生、国泰民安、粮食丰收的对联,才能完成家人的“重托”。

近年来,在新郑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把实事办实的基础上,农村中出现了千千万万个“陈大妈”。如今,她们通过买春联这一独特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赞叹吃着甘蔗上楼梯的甜蜜生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