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俊礼 通讯员 克东海
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社工委通过组织共建、联建平台,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社会参与共享平台等,使区域性大党建的成果让广大群众和驻区单位得益受惠。
记者近日来到上街区委社工委,一楼大厅正在举行“庆双节党员优秀书画作品展”,参展的86幅作品作者都是各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原来这些个人爱好最多单位内部欣赏一下,到区上参展大家也都不认识。现在可好,以前作品上的老相识如今终于可以坐在一起切磋了。”来参观的朝阳社区党员张通臣和商业社区党员刘宝善正在热烈地交流书法心得。
在社工委办公室,仔细审读社工委的架构图,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社工委书记是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牛瑞华,而5名副书记中包括长铝公司党委组织部长、轻研院党委组织部长、矿业公司党委工作部长等,这些以往之间少有往来的党组织被融在了一起,上街区党建空间数倍放大。
上街区因厂设区,中铝郑州地区企业也为上街区赢得了“铝都”的美誉。这个大型国有企业拥有雄厚的党建资源和丰富的企业党建经验。现在,上街区和中铝郑州地区企业党建工作由“照看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变成了“一家人”。
上街区充分发挥“一家人”的优势,提出了以国企党建带动私企党建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区属非公企业与中铝(郑州)企业之间的党建交流。通过组织统筹联建、信息统筹共享、活动统筹安排、人才统筹培养、文化统筹交流、经营统筹合作等方式,实行国企私企党建工作“统筹共建”,全面提升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去年上街区组织了5次企业经验交流会,公开党员承诺书、党员政治生活日宣誓、每月“特色支部”主题活动指标考核、开展“党员培养成骨干、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双培养”互学互助活动……国有企业党建系列特色活动让参观的非公企业党建负责人茅塞顿开。 (下转第二版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