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党员服务队支农保春耕
新郑古枣树有专人“伺候”
俺的生活质量跨越十年
设施农业满眼春
七大问题制约经济发展
一切为了孩子上好学
新密8人缴税504万元
5500个岗位“大礼”送市民
巩义富财政带给百姓真实惠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俺的生活质量跨越十年
中牟移民生产生活有人帮

本报讯(记者 张乔普 通讯员 渐志刚 马巧梅)“小麦浇上一遍水,成色就是不一样。”“咱老家可没有这条件啊!”……站在刚刚浇过一遍返青水的小麦地旁,中牟县刘集镇姚湾新村的移民们脸上堆满笑容地议论着。

刘集镇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把移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镇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给姚湾新村开挖鱼池48个,总面积达380亩;为耕地、鱼池新打机井54眼,安装变压器4台,铺设地埋电缆线3950米;绿化村庄面积2600多平方米,开挖疏浚排水沟2.5公里,补砌排水沟1公里;新修田间生产路4公里,新修田间斗渠8公里,平整土地1200亩。给移民们的生产、生活和增收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同时,刘集镇还与县劳动部门结合,对姚湾新村77名农民工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免费培训,并帮助他们全部实现了就业。

昨日上午,记者在新村超市内,和正在玩网络游戏的姚周峰攀谈起来。“新家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网络通讯线路畅通,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姚周峰去年就参加了就业技能培训,现在郑州一家建筑公司当焊工,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块。“在老家时电视信号都很弱,有线电视也看不到,上网就更不用想了。现在我们新村的超市、卫生所、学校样样齐全。”

以前的姚湾村以丘陵地为主,搬到新家后,他们不太适应平原生产生活习惯。刘集镇安排全镇机关干部帮助新村的移民种植小麦,浇返青水,讲解生产技术等生产生活常识。目前,姚湾新村的1200亩小麦已全部浇灌一遍。

现在的姚湾新村打破了以前靠天吃饭的生产生活方式,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在南阳过10年后的生活水平,现在提前实现了。”

据悉,2010年,刘集镇还把姚湾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来建设。

在新村开理发店的薛二凤告诉记者:“老家山区太闭塞了,别说提高生活质量了,连一段平坦的道路都没有;现在俺的新家有一座两层小楼,春节前又建了两间平台和一个大门,电话、有线电视、洗衣机、冰箱、沙发一应俱全。”

薛二凤的老公是个厨师,在外打工,她就在自己家里开了个理发店,大女儿在深圳打工,儿子和二女儿已经参加完了就业培训,马上就要到附近的企业上班。“最高兴的是俺儿子已经和刘集镇当地的一个姑娘谈上了对象,俺二闺女也在邻村交了男朋友。等大闺女从深圳回来后,我也让她在附近找对象,俺要把根扎在这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