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生活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谁使她变美
受欢迎的四句话
婚姻甜度99
夫妻之道有三等
女人别当“钉子户”
最差的肉做丸子
大象崛起
一条短信的延伸
自尊的灵魂令人仰视
慢火熬好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慢火熬好粥

“人的生命如同蜡烛,烧得红红旺旺的,却很快熄灭,倒不如用青青的火苗,更长久地燃烧,来得经济。”说这话的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

曾有记者问他:“从五岁开始接触学问,到如今,八十多年里,这个漫长的过程,是否会觉得枯燥?”

他说:“我研究很多问题,为了寻找一件事的根源,我一定要找到原来说的那句话,这其中的过程,要很有耐心,有些问题,我慢慢研究了十几年。”

记者接着问:“好些人说您是奇才,写得东西多,出手快,您对此怎样看待?”

饶先生回答说:“其实,我写文章也很辛苦,靠忍耐、靠长期的积累。我有一个特点,就是写出来的东西,不愿意马上发表,先压一压。我有许多文章是几年甚至是十几年、二十几年,都不发表。举例说,前几年发表的《郭子奇年谱》,那是我20岁时写的,50年以后,才拿出来发表。”

有一年,饶先生在法国考察,他听说法国南部有个原始山洞,这个山洞的岩壁上画有两万年前的岩画,其中还有一匹中国的蒙古马,为了证明远东近东的人类在两万年前已有沟通接触,老先生决定亲自到岩洞看个究竟。因为有关部门担心人们的呼吸破坏洞内的景观,所以,这个岩洞对外一周只开放一次,而且一次只开放一个小时。老先生为了一睹这匹蒙古马,硬是等了一年。可见他对学问的追求,“耐心”到了何等地步。

在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不少人甚至从事学问者的心似乎不自觉地也跟着浮躁起来。其实,正如饶先生所说:“学问其实是积微之功,在于点滴之积累。”慌什么呢?

如果我们真想成就一些事情,那就得沉下心来,像饶先生一样,耐心为之,否则,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终将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好粥还靠火熬呀!  

摘自《思维与智慧》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