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秦 华
在梨园舞台上,丑角是最能带给观众笑声的行当,在省豫剧一团组织的多场演出中,观众经常能看到文丑苏笑神的身影。苏笑神不仅精于表演,业余时间还不忘研读戏曲理论,已出版两部相关书籍。春节前,苏笑神还收到了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为他颁发的“中华艺术名家——中国戏曲文丑学科开山人”荣誉座盘。记者对他的采访就围绕着丑角艺术展开。
出身于梨园世家的苏笑神,从事戏曲行当已有40余年,青年主工武生,43岁才转工文丑。苏笑神说自己“半路出家”是受豫剧名丑牛得草的影响:“我父亲和牛老师是好朋友,我是看着牛老师的戏长大的,刚开始我不愿学丑,觉得丑角的扮相不好看,而且还大都是反面形象,后来还是在牛老师的熏陶下,开始爱上了丑角。”
“丑角是幽默风趣的艺术,是‘生’、‘旦’、‘净’、‘丑’四大戏曲行当中最能逗观众开心的行当,既重唱功又重表演,要演好并不容易。”苏笑神说,“逗”观众乐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观众发自内心地笑,这就需要演员运用到话白、肢体、表情、唱功等多种元素,很能考验演员的功底。
谈到丑角艺术的现状,苏笑神深为惋惜:“‘丑’位于四大行当之末,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丑角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在高兴旺、牛得草、金不换之后,豫剧界目前几乎没有业界公认的丑角领军人物。现在丑角艺术是青黄不接、后继无人。梨园内和观众中普遍存在对丑角的误解,更造成演员不愿学丑的现象。”
抱着“让更多人了解丑角艺术,为发扬丑角艺术添砖加瓦”的信念,近年来,苏笑神悉心研读戏曲理论,并结合表演实践,花费3年多的时间写成了《中国戏曲文丑喜剧论》,该书被专家誉为“戏曲文丑开山之作”,称其“填补了我国戏曲文丑理论研究的空白”。鉴于苏笑神为发扬丑角艺术作出的贡献,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为其颁发了“中华艺术名家——中国戏曲文丑学科开山人”荣誉座盘。去年,在中国现代史学会、时代人物杂志社、中国集邮联合会联合组织的1000名“共和国建设者”评选活动中,苏笑神成功入围,主办方还为其制作了“共和国建设者”专题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