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根治腐败还要靠制度建设
尽快制定饮用水安全保障法
建立未成年人轻罪记录消灭制度
我国高速铁路
运营里程世界第一
打造生态宜居区
森林公园再添绿
做大高职教育
形成办学特色
上接第一版①
上接第一版②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根治腐败还要靠制度建设
——代表委员为反腐建言献策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程士华 王骏勇 邓 伽 郝亚琳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2009年全国共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670人,其中厅局级204人、省部级8人。

代表委员们认为,要遏制腐败案件高发的势头,必须依靠制度建设,加强对一把手的权力监督,斩断腐败现象滋生的利益链,用阳光预算阻击行政消费成本上升。

如何圈定“一把手”权力边界

“用人一言堂,让买官卖官有了市场;花钱一支笔,让贪污腐败易如反掌;决策一张纸,冠冕堂皇。”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昌元给“三一”干部画了张“像”。

去年获刑的安徽省巢湖市原市委书记周光全就是一个“三一”干部的典型。在他担任市委书记的57个月间,先后收受近20个希望得到提拔官员的贿赂。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委书记邵占维认为,对于“一把手”权力界限的模糊是出现“三一”干部的重要原因。虽然各地对于决策程序都有不少规定,但往往只限于原则,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

一些代表委员反映,“一把手”的特殊地位也是造成监督“失语”的一大原因。班子成员对“一把手”的表现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中要么慑于领导权威不敢言,要么是利益共同体不能言,普通群众知情权有限,更没法监督,最终导致集体失语。

吴昌元代表建议,预防“三一”出现,关键是要严把三关:一是用人关,干部任用常委会票决制和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要切实执行;二是用钱关,凡大额财物开支,都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三是重要项目审批关,凡是重要项目的审批都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班子成员包括“一把手”每人都只有一票。

如何让官员远离诱惑

“我们很团结……私下打好招呼,这次你帮我,下次我帮你。”海口市规划局腐败窝案发案后,规划局原副局长陈立奇竟用“团结”来描述这个几乎“全部烂掉”的领导班子。2009年,该局原副局长陈立奇、姚继韵、张仕武,以及原总规划师王小山同时涉腐被查。

“一些领导干部,平日爱交‘小兄弟’,私下放纵‘小爱好’,不知不觉地滑入了‘小圈子’,逐渐变质,走向腐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亳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景龙坦言,少数干部是“大圈子作秀,小圈子作孽”;上班一个样,下班变个样。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邹建平认为,领导干部有自己的爱好,比如收藏、运动等,无可厚非,有个人朋友圈子也是正常,但要有个度。一旦过度热衷于发展“小圈子”,形成关系网、利益链,搞钱权交易、权色交易,必将走向腐败深渊。

不少代表认为,要彻底根治领导干部“三小”现象,关键在于制度建设,通过制度斩断利益共同体。列席全国两会的海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马勇霞认为,对“三小”干部,首先是教育,其次是要用强制性的制度、纪律来规范干部行为,三是监督,组织上要经常提醒,不断矫正其不良行为。“这三步措施,如果对个别人还没效果,那么还有最后一步,就是追究违纪或违法责任。”

如何让行政消费晒在阳光下

借出国考察之名公款旅游度假、公车接送孩子上学搞“车轮下的腐败”、以接待为名大吃大喝结交朋友……近年来,公费出国、公车消费和公务接待这“三公”消费为广大民众所诟病。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古井集团董事长曹杰说,“三公”消费是个顽疾,要彻底解决,核心是解决预算公开和财政监督问题。预算不公开,监督就无法保证。“没有知情权,怎么行使监督权呢?不要说老百姓,就是人大的监督也无从谈起。”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遏制‘三公’消费很简单,一要预算公开透明,二要接受民主监督。”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建议,政府部门提供给人大审查的预算报告中,应该将“三公”消费明确列出,最好是预算单列。在会计核算时,必须把钱分门别类地归在指定科目里,不能含糊其辞或者巧立名目。

“不论是‘三一’、‘三小’、还是‘三公’,源头防腐与制度并重才是解决之道。”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崔伟说,尤其是要加强硬性约束机制等制度反腐建设,强化责任追究,同时要保证执行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