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球事儿 16
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29
绝 杀
《京华忆往》
铸钟显灵
老舍写广告
说 动 力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球事儿 16

国内俱乐部经营大多陷入困境,而辽足能独辟蹊径,在探索发展体育产业、图谋生存的路上把文体结合起来,这想法没错。但辽足与赵本山的合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强强合作”。

我们不妨就此分析一下。

辽足在张海事件后,经济上陷入了困境。张曙光盯上赵本山,完全在于利用这张王牌为俱乐部的经营带来转机。事实上,赵本山不是张海那样的足球投机者,会以大笔资金做见面礼,以解辽足的燃眉之急。更何况,一支球队,成绩是立足之本。而辽宁队在中超里成绩不佳,即使有中誉和辽能等企业介入,球队在难以购买高水平内外援的前提下,要想在成绩上翻身是很难的。

辽足俱乐部内部的暗雷还有许多。历来,人事上的变动常常引起辽足动荡。赵本山尽管是董事长,但他不会像前任董事长曹国俊那样,对辽足时刻给予经济与政策上的关注与支持。赵本山只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符号,经营上的运作还是张曙光。当球队成绩难以突破,当辽足与赵本山在蜜月里创造不出经济价值,俱乐部人事动荡也就在所难免!

事实也证明了,辽足与赵本山的牵手,像东北二人转一样,给予我们的只是暂时的感官刺激而已!窘迫的辽足需要赵本山,热爱足球的赵本山也需要辽足,所以在这场激情澎湃的救命游戏里,我们难以界定是落水者抓住了稻草,还是稻草抓住了落水者。

一千万元逼走赵本山

2005年12月5日下午4点,我得知赵本山决定要退出,打他电话,接听的是他的兄弟阿豪。他说:“赵老师正拍戏……待会儿让他回给你。”

一小时后,赵本山把电话回了过来,他说:“郝啊?怎么了?”

我问:“赵老师,你退出的事情是真的吗?可以报吗?”

他说:“可以报的,但我的想法是,报就报了,最好谁也别伤害到谁,我和辽足好合好散吧!”

“我觉得,你应该被伤害了吧?”我说,“现在,所有报纸都是张曙光的声音,说辽宁队要崩盘,怎样才能不崩盘?只有赵本山能拯救辽宁队,他拿一千万,就能救辽足!这是不是在逼你?”

赵本山听到这里笑了:“他也是着急啊,辽宁队现在这状态,谁不急?是的,辽宁队缺钱,可又不光是钱的事……我是伤心了,当初为了球迷,他们太可爱了,上午鞍山来了许多球迷,挽留我。我很难受。我当初选择辽足,想有福共享,有难同当。现在可好,有好事是大家的,有坏事都等着我去解决,我承受得了吗?我不想干了,我这也是为了不让球迷继续伤心。”

老赵说得很真诚:“我撤后,不能眼看着辽宁队黄了,我会找有关部门,为辽宁队生存找找出路,足球太肮脏了,我是伤心了,可辽宁队的事我也不能不管,只是,精力有限,我有我的演艺事业,我操不起这个心了。”

赵本山要退出的消息,我最初是从鞍山球迷领袖拉什嘴里得到的。

2005年12月3日晚上,拉什兴奋地打电话说:“郝老师,要出大事了!我们要组织百八十球迷,都光着膀子到开原去找赵本山,给他下跪,让他救救辽宁队……”

我说:“去吧,我让我们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一起跟你们去!只是,你们到开原就能堵到本山吗?他拍戏那么忙!”

“这你就放心吧,明天(4日)上午11点,赵本山会准时出现在开原宾馆!”拉什这句话,让我感到他们行动的深厚背景。他为什么对赵本山的行踪掌握得这么准确?这仅仅是一次球迷行动吗?我觉得,鞍山球迷这次行动,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张曙光的一次行动!

2005年12月4日上午11时,张曙光、赵本山等在开原宾馆开了董事会。在这次会上,张曙光明确提出,鉴于辽足目前的生存状态,请赵本山从幕后走到前台,直接行使经营管理权。但前提有一个,辽足债务太多,赵本山需要拿一千万来救急……

董事会开了,老张“摊牌”了。

老赵也不含糊——缺钱?好办!开股东大会研究,让股东增加股本……或想其他办法!现在开的是董事会,不是股东会。

赵本山提到股东,张曙光手一摊:“大家知道,哪个股东像拿钱的呢?”

这次董事会后,一直犹豫中的赵本山决定不能再搞足球了,他下了决心。

张曙光有点儿不知所措。他动用各种关系想挽留。

赵本山去意已定。只是,为了给辽足一个面子,也出于对辽足负责的态度,他和张曙光达成默契,那就是对外称不叫离开辽足,而叫“退居二线”。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