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博士学位与官场的交易潜规则
全裸乡政府的道德感能否催生制度进化
用心品味温总理三句话
我管不着
潜规则集中曝光的
3·15让人五味杂陈
巩义市的“国标”效应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巩义市的“国标”效应
依照国家标准严格生产
企业整洁的车间

本报记者 李明德 实习生 李 青 文/图

核心提示

河南省巩义市,这个早在20世纪70年代曾因回郭镇民营经济的兴起,而被称之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据众多专家、学者考证,现今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均起源于巩义市回郭镇。然而,就在回郭镇经验如种子般洒向全国,遍地开花的时侯,1992年“假电缆电线”事件的发生,犹如一把利剑,刺在了巩义市的“心脏”上。此事件给巩义市带来了沉重打击,当政者痛下决心,拔剑疗伤,开始实施“质量立市”之策,进行自救。通过10多年的卧薪尝胆式自救,巩义市迎来了蓬勃发展第二春。

如今,巩义市经济得到了飞跃式发展。企业林立,由最初的小企业发展到现在的资产上亿元大企业近百家,上市企业6家,从一个小小的耐火球滚遍全国,烧成了“金疙瘩”,并且还参与起草制订起了“国家标准”。

据巩义质检部门统计,在巩义企业界诞生的国家标准目前已有7个,另有行业标准14个。国家标准委员会缘何会选择巩义市这些企业参与制订标准呢?这些标准会对社会起到什么样作用呢?对企业又有什么样的效应呢?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

巩义之痛

河南省巩义市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早在4000年前,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就在此建都。在这片丘陵遍布沟壑交错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丰厚的历史文化,著名的《洛神》传说也起源于巩义的刘村一带。

传奇的不止是《洛神》起源于此,这个被伊洛河围绕的城市,因康百万的存在,使这座城市拥有着财富传奇的佳话,也开拓了巩义人经商的头脑。连绵的伊洛河水,犹如巩义人的血液,流淌着经商创业的因子。

商贸的兴起,使巩义市在20世纪70年代再次名噪全国。而这一切皆源自一个名叫回郭镇的小城镇。

曾经,回郭镇不乏辉煌,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史上,许多学者考证的结论都是——“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包括大邱庄、南街村等发展民营企业的做法,都是在学习回郭镇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回郭镇,可谓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

在回郭镇人看来,他们之所以不像农业大省河南其他地方的农民那样祖祖辈辈种地,是被逼的。原因是当地属丘陵地带,人多地少、仅靠种地难以养家糊口。另外,回郭镇恰好依傍伊洛河,水路运输发达的状况,为回郭镇提供了经商的便利。

上世纪50年代,趁着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机遇,回郭镇建立了新中烟厂、铁工厂、炸药厂。到60年代,铁工厂、炸药厂先后被巩义市收归国有,成为后来的巩义机械厂和103厂,成就了巩义早期的工业基础。

回郭镇的富庶和特立独行让人吃惊,河南省决策者知情后随即派人调查,并发表了关于回郭镇发展社队企业的调查报告。后来,该文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和批示。1975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以《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为题转发了该文,指出“回郭镇人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找到了康庄大道”。

由此,回郭镇享誉海内外,两年内先后接待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外宾。随着一批批参观团的到来,回郭镇经验如种子般洒向全国,遍地开花。

时光再次倒回到1982年,伴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提出,中国经济体制已悄然变化,精明的回郭镇人看到了机遇。

凭借学到的技术、积累的资金,回郭镇人选择了自主创业——在废墟上盖上简陋的厂房,购买机器,开始了以家庭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些村民则合伙办起了签订有股份协议的股份制企业。一时间,民营经济便如雨后春笋般在全镇涌现,在很短时间内就开办工厂1691家。

回郭镇的民营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呈现出了“家家办工厂,户户机器响,老少齐上阵,妇孺闯市场”的蓬勃发展局面。逐渐形成了经营销售玻璃纱、棉纱、废塑料、废铝线、废铜等电线电缆原料专业市场。那时仅生产电线电缆的个体厂家就有1000多个,成为全国最有名的生产和产品集散地。

发轫早、成长快,回郭镇成为当时全国当之无愧的学习榜样,领跑全国经济潮流。

作为领跑者,一南一北,“中国两大‘镇’:深圳,回郭镇”的说法开始流传。

1992年可谓回郭镇发展的一个顶峰,但也正是这一年,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回郭镇却因质量问题遭受假电线电缆风波,开始了无奈的下滑之路。当时造成巨大破坏力的影响,至今依然痕迹深深,像一把利剑扎在巩义人的心上。与此同时,在苏南等地,经过数次到中原取经后的近20年培育,回郭镇精神在当地已扎下了根,民营经济尽显蓬勃生机。

几年之后,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的回郭镇,其光芒逐渐为后来者所掩盖,最终走上了左冲右突的新的求索之路。

救赎之路

光芒散去的“回郭镇”一切都又归复了平静。而假电缆电线事件,给这个以工业著称的城市烙上了“制假”的印记。

当政者痛下决心,拔剑疗伤。开始实施“质量立市”之策,进行救赎。

巩义醒了,质量兴市的战役在这片丘陵遍布沟壑交错的土地上打响了。巩义市政府毫不含糊,立即成立政府、工商、质监、公安、司法等联合稽查组挨村挨户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清查,凡生产假冒伪劣电线者一律重罚。

为了提升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巩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从办厂、生产、经营到服务全面进行规范,鼓励企业主动走以质取胜、以信求胜的道路。

1996年,巩义市政府在全市提出了质量立市的工业发展战略,把质量立市办公室设在了巩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从引导、督促企业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入手,建立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工作机制。很快企业的管理制度健全了,一个个QC小组成立起来了,一本本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证书飞到了各个企业。到2009年,巩义市近300家上规模的企业,全部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巩义市政府每年度召开一次质量立市工作会议,对质量提升较快、取得名优品牌的企业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和宣传,在巩义市掀起了一个又一个质量活动的高潮。

以质取胜,以信求胜,已成为今天巩义市企业家的追求和自豪。巩义人没有在失败面前倒下,也没有辜负领导的嘱托,电线电缆产业与铝加工产业并驾齐驱,在当地迅速崛起,多年来一直领跑中原产业的发展。

如今,回郭镇建起了全省第一个镇级工业园区,并在明泰铝业的带动下,回郭镇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以铝加工、电线电缆两大支柱产业。以铝板、铝合金板、幕墙板、铝塑复合板、空调箔、食品箔、电缆箔、医用箔和高档电线电缆为主的产业产品结构的发展格局,年铝加工能力达100万吨以上,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铝板带箔加工基地。

现在,走在回郭镇大大小小的街道上,已找不到昔日家家冒烟、户户点火的作坊式工厂的痕迹,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洁净的街道,一座座高大宽敞的厂房,一条条现代化自动控制的生产线,一个个井然有序的生产车间。

通过“质量立市”之策,巩义市终于拔去了插在心脏上的“利剑”,抹去了“制假”的烙印,完成了自己的救赎之路。

品牌裂变

洗尽污泥,完成疗伤后的巩义市,不但进行了一场质量改革,而且还把产品由质量提升到了产品品牌上来做。通过实施品牌质量之战,掀起了一场品牌裂变革命。

2008年3月1日,巩义市副市长梁险峰在巩义市工业大会上报告:“通过深入落实扶优扶强优惠政策,企业战略重组和创名牌成效显著, 30家扶优扶强企业实现了高速高效发展。”

从质量巩义到信用巩义,再从信用巩义到品牌巩义,是巩义市质量立市不断深化的标志。巩义市政府每年组织专家对质量工作进行调研,并根据情况对质量工作的整体思路适时调整。2006年,市政府确立了“四抓、四强、一提高”的质量工作新思路。即:抓质量管理,抓品牌战略,抓诚信体系,抓技术创新;强化宣传、教育、培训机制,强化工作机制,强化质量技术支撑服务机制,强化扶优治劣、重奖重罚激励机制;提高巩义经济发展水平。还制订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名牌战略,强力打造品牌巩义的实施意见》,将质量工作专项基金由过去的2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并设立了200万元的名牌奖励基金,重奖名优企业,对于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最高奖励可达到100万元。这一思路的提出,使质量工作与经济发展结合得更加紧密,突出了品牌战略在质量工作与经济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使质量工作融入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巩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企业自身条件,把企业建立三级培育体系,把品牌建设落到实处。目前,纳入重点培育与管理的企业达到170多家。巩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经委和工商局等部门一起研究制定了铝及深加工、耐火材料、化工化纤等8大行业名牌培育规划,确立了泰鸿牌铝板带系列产品、顺源牌铝箔、恒星牌镀锌钢丝等7个产品争创中国名牌的5年规划。

目前,巩义市获得国家免检产品2个,河南省名牌8个,河南省优质产品7个,是全省获得名牌数量最多的县级市。

“国标”效应

品牌的裂变,使巩义市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知名品牌,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品牌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引起了国家多个部委的重视。如今,很多企业被国家标准委员会指定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订起草单位。

在这些“国标”制订或起草中,巩义市的耐火材料行业走在了全国前列。

从最初的一个小小耐火球到现在滚遍了全国,并且还烧成了“金疙瘩”。受国家标准委员会委托,这些企业参与起草制订起了“国家标准”。

记者在采访时获悉,据巩义质检部门统计,在巩义企业界诞生的国家标准目前已有7个,另有行业标准14个。这么多标准的制订,由一个县级市的企业去参与完成,在全国来讲可谓是一个奇迹。

巩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委副书记李永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民营企业能够参与起草制定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这代表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综合实力。巩义市之所以能出现这么多的国标或行标,这与市里面实施的‘质量立市’政策密不可分。政府不但对企业大力扶持,而且还扑下身子为企业服务,使企业走上做大做强的路子。”

记者在巩义通达中原耐火技术有限公司采访时看到,该企业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已经进入到了快速健康发展大道上。该公司技术总工程师康华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自2007年与北京金隅集团战略合作后,双方形成了很好的资源优势互补,使产品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打造出了耐火材料行业知名品牌。并且还受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标准委员会委托,参与了《耐火材料抗碱性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的制订和《塑性相复合刚玉砖》行业标准的制订。这些国标、行标的参与制订,引领了行业的发展。”

巩义市耐材行业协会、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市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科科长李光辉说:“巩义工业经济以重工业为主,传统产业占较大份额。在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上,巩义非常注重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强与国内高等科研院所合作,努力促进科技进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2009年,巩义市经委及耐材协会、机械协会、净水剂协会先后参加了‘球式热风炉用耐火球’、‘铁水预处理用微孔碳化硅碳砖’、‘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水处理剂氯化铝’等行业国家标准审定及片烟烟包降温机国家验收等活动。科技植入经济,加快了工业产品生产和使用的科学规范和管理,对产品升级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巩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科科长王岭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些由企业起草的国家标准,既可以规范该企业所在行业的生产秩序,还可以迅速占领本行业发展的制高点,对促进企业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巩义市的这种企业参与国标、行标制订现象引起了省、市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处处长孙银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巩义市作为一个县级市,能够承担7项国家标准和14项行业标准的起草制订工作,这在我省,甚至在全国的县级市里面,都是不多见的。制订了国家标准,具备了在这一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产品质量竞争力的提高,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