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创业前行 跨越发展”特别报道 上一版3
新郑如何“操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强化中心城区 打造特色板块
新郑如何“操盘”
韩都药业先进的设备联动生产线
建设中的中心城区新区

本报记者 高 凯 王建军 赵建中 赵聪聪 孙 瑞 李伟彬 刘栓阳 通讯员 刘宏民 史良建文/图

编者按:今年第一个月,新郑市召开了市委三届十次全会和人大、政协“两会”,春节过后又召开了全市2010年跨越式发展暨全民创业动员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打造特色经济板块的若干意见》。一系列会议和文件,为新郑今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定下了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强化中心城区、打造特色板块、早日把新郑建设成为拥有区域产业特色、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具有文明和谐环境、宜于创业居住的现代化新型城区”的总要求。新年开局两个多月来,新郑全市上下按照“全市抓经济、全民抓创业、关键上项目、努力创环境、党建作保障”的要求,出实招,干实事,谋实效,迅速拉开了新一轮创业帷幕。为了让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新郑各行业、各领域的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群策群力投入到跨越式发展的大潮中,本报特推出“创业前行,跨越发展”特别报道。

话题一 加快中心城区建设

【关键词】

高标准规划 高质量建设 高效能管理

【分析】新郑是一座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龙头”作用,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撑,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完善的城市功能和科学的城市管理体系对于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通过“两年打基础、四年出形象、六年成规模、八到十年建新区”,着力打造一个既保持传统文化特色、又具有现代景观效果,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亲水型、亲绿型、亲人型、低碳型、宜居宜业型新区。

【对话】

记者:加快中心城区新区建设,构筑发展载体,是建设中心城区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区规划的重点是什么?

新郑市规划局局长王忠贺:今年2月11日,我市《城乡总体规划》(2009—2030)已获省政府正式批准实施。中心城区新区是中心城区五大功能组团之一,担负着城市副中心的作用,是未来城市重要发展方向。主要有五大功能组成,即:核心商务区、行政服务区、文教科研区、生态居住区、休闲观光区。

记者:今年新郑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

新郑市建设管理局局长邱学峰:我们将围绕“强功能、提品位、优环境”的思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加快解放北路、文化北路北延等道路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加快新郑市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城市集中供气建设,搞好玉前路等道路的综合改造,完善城市功能。二是抓好城市精品街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按照“一年一街”的要求,今年要高标准完成人民路精品街建设,打造城市亮点,提升城市品位。三是办好为民“十件实事”,优化人居环境。按照“路平、灯明、水通、安全、卫生”的标准,完成永宁街、祥和二街、小高庄大街等15条背街小巷改造;完成市区新华路、人民路5座过街天桥建设;加快热电厂供热锅炉改造,建设供热交换站,扩大供热面积,优化人居环境。

记者:今年在完善城市功能方面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将采取哪些措施完成这些任务?

新郑市建设管理局局长邱学峰:2010年我们承担的背街小巷改造、城市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每一项都关乎民生,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主要采取三个措施。一是明确责任抓落实。3月6日,我局召开了2010年建设管理工作动员会,会上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对今年承担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层层落实了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干。二是倒排工期要进度。各项工程拿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排出工期,推行一线工作制,确保工程进度。三是高效建设出精品。我们将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确保每一项工程的功能质量、艺术品位、文化内涵。

记者:如何加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力度,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新郑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许发民:一是转变执法观念,树立“依法、文明、理性、规范”的执法理念;二是加强队伍建设 ,将城管执法队伍建成政治强、业务精、执法严、作风硬的队伍;三是加大调研力度,认真研究城管执法的发展趋势,思考城管执法发展的前瞻性问题,走科学城市管理之路,进一步完善精细化、数字化等执法机制;四是强化社会宣传 ,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提高市民的认知程度;五是以店外经营、市区小广告、车辆乱停乱靠等为工作重点,定期开展综合整治,确保市区干净、整洁、秩序井然。

话题二 打造特色经济板块

【关键词】

育特色 抓项目 促联动

【分析】板块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活力的经济组织形态,是整合优势资源、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根本所在。打造特色经济板块,有利于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融入郑州大都市发展;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构筑集约发展平台;有利于推动民生改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优化发展环境、增创区域竞争优势;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靠板块建设和产业带动调结构、促转变,关键要做到育特色、抓项目、促联动。

【目标】用3~5年的时间,使三大经济板块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纺织服装业、食品加工业、商贸物流业、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板块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5%;创办省级、郑州市级产业集聚区3~4家。

【对话】

记者:怎样育强板块经济,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新郑市经济委员会主任刘清杰:为强力推进三大板块经济发展,新郑市提出了“五统一、一加强”的方针,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对外招商、统一项目协调、统一管理模式、加强组织协调。临空经济板块以新港产业集聚区为主导,以中储粮大豆仓储加工、白象集团等为龙头,大力发展食品产业和现代物流服务业;临郑经济板块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主导,以郑州一棉、宏业纺织为龙头,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纺织服装、机械制造产业及三产服务业,力争三年内实现年生产纺织服装2000万件、工业产值60亿元的目标;临煤经济板块以辛店煤炭循环经济产业为主导,以王行庄煤矿、赵家寨煤矿和郑煤集团新郑洗煤厂为龙头,大力发展煤炭精深加工及煤化工产业。

话题三 上项目增强发展后劲

【分析】抓发展,项目是关键、项目是载体、项目是后劲、项目是动力源。项目建设决定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决定着全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决定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等一系列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新“十个十”项目

2010年,新郑市以新“十个十”项目建设为抓手,依靠项目优化结构、提升产业、增强后劲、激发活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主要包括:

●十大规模企业扩张增效工程;

●十大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工程;

●十大交通枢纽及城乡基础设施 工程;

●十大文化旅游开发工程;

●十大商贸市场及现代服务业工程;

●十大重点招商引资工程;

●十大现代农业及生态水系建设工程;

●十大房地产开发及城乡新型社区建设

工程;

●十大民生工程;

●十大国家、省、郑州市重点工程。

【数字】

●512.8=103.8+409

2010年,新“十个十”共安排117项建设项目,总投资2162.3亿元,当年计划投资512.8亿元。其中,新郑安排项目105项,总投资334.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03.8亿元;国家、省、郑州市重点工程12项,总投资1827.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409亿元。

【对话】

记者:为了抓好项目建设,打好项目建设这场硬仗,新郑市采取了哪些举措?

新郑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刘红军:为切实抓好新“十个十”项目建设,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新“十个十”项目建设工程指挥部,继续实施新“十个十”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二是建立了重大项目联审联批机制,对新“十个十”项目特事特办、挂牌督办、定期督办、定期通报,加快前期工作进度;三是完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坚持项目建设督办制度和项目效能监察制度,完善项目建设综合考评制度,完善重大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建立健全项目推进台账、项目建设服务台账;四是健全项目质量保障机制,建立健全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质量责任制和终身追究制,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重大安全事故行政领导责任追究制,确保项目建设再提速、再增效。

话题四 培育企业集群谋新突破

【分析】企业集群是现代中小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赢得市场优势的重要战略组织力量。相关或同一产业在某一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和生长,促进了行业在区域内的分工,企业可以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集聚成长起来的企业可以共享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为企业充分获取市场信息、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由此,企业通过集聚效应培育竞争优势,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目标】通过扶持引导重点企业增投入、扩规模、优结构,2010年力争全市销售收入10亿元企业达到6家,销售收入超5亿元企业达到13家,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0家、超5000万元企业20家。全年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76亿元。

【对话】

记者:新郑采取哪些政策措施来实现这个目标?

新郑市经济委员会主任刘清杰:2009年以来,我市相继出台了全民创业30条《意见》、《战危机保增长10大举措》、《工业经济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实施意见》,设立了1000万元创业扶持基金、3000万元工业经济专项调节基金、1000万元集聚区发展专项基金、500万元招商引资专项基金,配套下发了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全年共向48家重点企业拨付工业经济调节基金2850万元。今年年初,我市又拿出1100多万元对纳税大户、上市企业、招商引资等发展功臣进行重奖,在全市大力营造“谁创业就鼓励谁,谁创业就尊重谁,谁创业就支持谁”的氛围,让创业成为全民的愿望、全民的追求、全民的行动。

今年,我们将从以下六个方面,着力加快企业集群发展:一是继续深入推进企业服务年活动,巩固和发展企稳向好的势头,着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坚定不移上项目,着力强化工业投资,依托项目加快工业结构转型发展。三是以投融资平台为手段,努力打造特色板块经济,不断增强板块的辐射带动力。四是以政策扶持和服务为手段,力推扶优扶强工作取得新成绩。五是以实施典型引路为手段,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六是通过完善银企互动平台、引导企业做精做强优势主营业务、淘汰劣势产能和落后工艺、增粗拉长产业链等措施,着力解决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

记者:培育企业集群需要一个过程,其中有一系列的难点和制约因素,如何破解?

新郑市经济委员会主任刘清杰: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一是解决企业自身结构型矛盾突出、产业协作配套能力不强的问题。二是解决企业集群内部组织化程度不高,同业无序竞争现象严重问题。三是解决资金短缺,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问题。四是解决企业经营者和职工队伍素质与市场竞争的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五是在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比较脆弱、经济发展消极因素还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引导企业尽快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走出来。此外,土地、资金、人才、环评等因素的制约也需进一步破解。

话题五 提高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目标】今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3亿元。

【对话】

记者: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路和任务是什么?

新郑市商务局局长韩东伟:2010年,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思路主要是:一、搞好规划,明确产业定位,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二、注重研究,充实队伍,提高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三、创新方式,突出重点,增强招商引资的实效性。四、强化管理,统筹协调,积极引导产业聚集。五、重奖激励,完善考核,充分调动招商积极性。六、提升服务,落实政策,营造优良投资环境。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实现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3亿元。

记者:2010年重点引进的项目有哪些?

新郑市商务局局长韩东伟:今年内重点招引的项目要瞄准三个方向:一是注重项目质量,突出招引大项目、好项目(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财政贡献大)。按照新郑市确立的招商选资理念和提出的“六不签”原则,重点加快与中石油、中石化、中建材、中储粮集团等央企和国际国内500强、行业50强企业的合作,招引一批大项目。瞄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化、轻工行业、有色金属、物流等十大振兴产业和节能环保、医药、高性能材料、新能源、光伏、文化创意、洁净煤、电子商务、现代服务、生物健康等十大新兴产业,招引规模不是很大,但效益很好的企业。二是加快推进对外开放步伐,突出招引一批外资企业和外贸出口企业。三是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一、二、三产并举。在突出招引工业项目的同时,要加大对农业高科技项目引进,特别要在招引商贸物流业项目上有大的突破。

记者:主要有哪些招商措施?

新郑市商务局局长韩东伟:为确保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突出小分队招商。以“百名领导干部”招商工作机制为依托,真正“走出去请进来”,充分挖掘招商投资信息。二是突出以商招商。突出企业主体招商地位,利用现有企业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他们达到以商招商效果;三是突出产业链招商。围绕新郑市乃至大郑州的支柱产业、龙头企业,按照缺什么、招什么的原则,进行产业补链,努力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拉动一片”的联动效应;四是突出项目招商。我们要精心策划包装一批精品项目,通过各种途径对外推介,开展招商;五是突出节会招商。认真做好第五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郑交会、庚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重要节会的招商工作,确保活动实效;六是突出网络招商。广泛与企业网站建立联系,不仅宣传新郑的投资环境,更要从中搜集一批有价值的招商投资信息,从而扩大招商成果。

【名词解释】

一个中心 三大板块

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新郑市将完成中心城区建设和临空、临郑、临煤三大特色经济板块的战略布局。

中心城区:以“融入大郑州、承接大郑州”的理念,坚持“规划设计先行、基础设施先行、群众安居先行、公共服务先行”,突出抓好中心城区新区建设,统筹推进黄帝故里旧城区、城东、城西、城南等片区发展,靠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临空板块: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高端物流服务业,全力打造开放型、生态型、品牌型、和谐型、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努力使之成为我市最具潜力、最具活力、最具代表性的发展区域。

临郑板块:着力招引投资强度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和项目入住,三年内达到年纺纱锭60万锭、生产纺织服装2000多万件(套)、年工业产值和交易额60亿元的目标,努力成为“服务省会、承接转移、融合发展”的科技教育、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基地。

临煤板块:积极发展以煤—电—建材和煤—化工—精细化工为主导的循环经济,三年内达到年产1000万吨优质煤、1000万吨精煤的目标,全力打造河南省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和全国一流的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