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新郑·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黄帝故里
悠悠五千年的传说
刘文学妙语说
提高服务水平备战拜祖大典
故里览胜
百姓共话拜祖大典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华夏儿女 共祈和谐
百姓共话拜祖大典
高 方
董河军
杨 涛

本报记者 孙丽萍 高 凯 冯恺杰 刘 冬 李伟栋 文/图

在这万木吐绿、生机盎然的春天里,又是一年“三月三,拜祖先”的时节。随着庚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日益临近,这一盛大的活动引起新郑市民的广泛关注,随处可以听到百姓共话大典的声音。

李菁菁,新华路小学的学生。“做更优秀的炎黄子孙”

“我知道每年的阴历三月三都会在我们新郑举行拜祖大典,老师还给我们讲过炎黄二帝的故事,要我们牢记自己是炎黄子孙,要好好学习,做更优秀的炎黄子孙。”在炎黄广场和伙伴们嬉戏玩耍的李菁菁,指着炎黄二帝像自豪地对记者说道。

高方,在新郑上大学的驻马店男孩。“祝愿大典越办越好”

“我要把这些照片传到自己的博客上,让家乡的朋友们能感受到黄帝故里的风采。”正和同学们在黄帝故里门前留影合念的高方告诉记者,“历届拜祖大典的成功举办,已经让黄帝文化成为连接亿万华人的精神纽带,每年的拜祖直播我都认真地观看,对于当代的年轻人来说,不仅是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同时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当被问到对庚寅年拜祖大典的期盼时,他说:“祝愿大典越办越好,梦想能亲临大典现场。”

董河军,新郑市一家书店的老板。“想听客家话演唱《黄帝颂》”

“这是我们新郑人的第二个春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我总是提前把该做的工作做完,然后关门歇业,就等着看一看来自海内外各界客人的风采。”董河军告诉记者,“拜祖大典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黄帝文化,这从书店里有关黄帝文化的书籍供不应求的现象就能看出来。”对今年拜祖大典他最大的期待,就是想体味一下远道而来的客家人用方言演唱《黄帝颂》的感觉,因为他觉得客家话是真正的古中原地区的方言,用客家话演唱《黄帝颂》更有意义。

赵丙彦,离退休老干部。“大典成为新郑乃至河南的一张黄金名片”

“作为土生土长的新郑人,看着历届拜祖大典的成功举办,我是看在眼里、美在心里,不仅城市品位提升了,在旅游、经济等多方面也注入了无限活力,更多的是给咱新郑市民平添了一份自信心和自豪感,让我们更深爱这片土地。”他告诉记者,黄帝故里新郑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亚洲最大的姓氏广场,这都是很值得骄傲的。拜祖大典已经成了新郑乃至河南的一张黄金名片。在拜祖大典来临之际,他期盼今年的活动有更多的看点、亮点,给新郑今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

杨涛,教育工作者。“大典让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他说:“拜祖大典的举行,让全国人民了解了新郑,更走向了世界。随着大典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城市的发展速度也明显加快了,特别是旅游业,每年外地的游客都在持续地增加,对新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让现在的年轻人更多地了解到中国的民族文化,对他们增强民族意识有着很大的帮助,也更能增加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