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视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孝爱如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孝爱如花
工作人员在登记老人的档案信息,“电子保姆”逐渐普及。
托老站里唱大戏,老人自娱自乐。
73岁的姚文燕和上门服务的马金凤亲如一家人。
闲暇之余和大家切磋棋技。
托老站里服务员和老人一起包饺子。
服务人员为老人精心安排了集体生日。
天气晴朗,带老人外出散心。

上门服务一家亲

今年73岁的空巢老人姚文燕家住经八路办事处文联社区,老伴患有重病,几个女儿都在外地工作,身边无人照顾。“我腿脚不行,所以没法出门。自从去年有了居家养老服务,我家就多了一个‘操心’的人,打扫卫生、洗衣做饭、买水买电,还能陪我说话,像自己的亲闺女一样。”姚文燕说。据金水区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上门工作的服务人员是经过严格培训,她们和老人们相处得很融洽,时间久了就像自家人一样。

“电子保姆”情系空巢老人

为了更好地推行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走访、入户等形式,对全区空巢老人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并进行合理分类,录入电脑,建立专门档案,成为实施“关爱计划”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为空巢老人每家安装了“电子保姆”。

81岁的沈杰华是一位空巢老人,经八路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了解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老人安装了一键通“电子保姆”,对老人的联系人及电话进行了详细的登记,老人有事,可以通过拨打“电子保姆”上的急救键联系社区。一个月前,老人身体不适,按下了“电子保姆”急救键,社区接到老人的急救讯号之后,几分钟内赶到了老人家中将老人送到了医院。

“托老站”托起晚年幸福

金水区建起的全日制“托老站”是该区推出的“居家养老”工程的一部分,在我省也是独创。记者在农科院社区托老站看到,室内不仅有活动室、阅览室、办公室,还有厨房、供老人休息的标准间,放置着液晶电视、空调、自动饮水机、为身体不便老人购置的轮椅。工作人员还考虑到为老年人购买常用药品。在足以容纳20人就餐的厨房里,设施齐备,工作人员讲:“我们将根据老年人的口味,另设菜谱和菜单,努力做到让每位老年人都吃得舒舒服服。”图书室内放有4个装满书籍的大柜子,托老站外的场地上,还安装了适合老年人的健身器材。据金水区社区服务中心张福敏主任介绍,目前全区有29个托老站,每个站有个统一详细的标准。

子孙满堂,儿女尽孝,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老人最理想的养老状态。但随着子女们工作压力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老人家庭处于一种“空巢”状态。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解决有限的养老资源与急剧增长的养老、托老需求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是街道社区工作的探索热点。

“居家养老”对于不少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而对于金水区享受到“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来说, 这已成为一项惠民政策。2006年5月,该区开始推出“政府埋单”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花钱聘请下岗工人为辖区内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免费送去养老服务。随着居家养老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金水区先后在城区推出了社区托老站、居家养老服务紧急呼叫系统,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关注、关爱、关心老年人的良好氛围。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