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6
5
父亲的日记
军队何时起被称“长城”
虎年谈“虎戏”
《斯特娜夫人自然教育全书》
清明节与植柳诗
谁都喜欢得到关注
tpzz21003117
tpzz2100312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清明节与植柳诗

程勉学

清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时期,晋国太子重耳被秦国掠去做了人质,是大臣介子推冒着生命危险帮他逃离了囹圄。在逃亡途中,重耳饿得生命垂危,奄奄一息,不禁仰天长叹道:“重耳死而不足惜,只可惜晋国的老百姓就要遭难了!”介子推听了深受感动,便挽起裤管在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烤了送给重耳吃。一时感动得重耳痛哭流涕,声音哽咽地说:“你对我恩重如山,我将以何为报?”

当年的重耳,就是后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他做了国君后,封赏了所有的功臣,唯独将介子推给忘了。后经人提醒,念及当年的救命之恩,晋文公连忙亲驾去请介子推。谁知介子推人去房空,他早已背着老母躲进了绵上山里。晋文公在派人上山搜寻多日无果后,只好用放火烧山的方法,以求介子推下山。可没想到介子推却和老母一起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十分悲痛,决定予以厚葬。可在收敛遗体时,却发现介子推胸前的衣襟上,有一首用鲜血写成的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君主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次年春,晋文公率众臣上山祭奠介子推时,望着那棵死而复生的老柳树,想起介子推的那首谏君血诗,感慨万千,顺手折几枝柳条编成环状,戴在头上,遂将这棵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名为“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意思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和这棵老柳树,清明节时不准生火,只能吃前几天做成的冷食。

所以,清明节上坟扫墓时,人们总爱用柳条编成圆环戴在头上,将新发的柳枝插在自己的门头上,并由此而衍生出诸多的民俗民风,如折柳赠别、戴柳辟邪、赏柳踏青等。后来,由戴柳、插柳进而演化为植柳,历代文人墨客为此而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植柳诗。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他房前植了五棵柳树,并以“五柳先生”为号,撰文曰:“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明代诗人袁敬仰慕陶的品德和爱柳性情,写诗赞颂他曰:“藜杖芒鞋白布裘,山中甲子自春秋。呼儿点检门前柳,莫遣飞花过石头。”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任柳州刺史时,常常带领百姓到柳江上植柳护堤,并赋诗《种柳戏题》曰:“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河边。笑谈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话传。”被后人传为佳话。

清代,左宗棠奉命出征新疆,见沿途赤地千里,当即传令:“凡大军经过之处,必以植树迎候,否则,不论巡抚、县令,提头来见。”于是,大军所到之处,都种上了柳树。当地老百姓为纪念左大将军的功德,特将左宗棠西征时所栽的柳树称为“左公柳”。甘肃巡抚杨昌凌写诗赞颂他曰:“大将西征人未还,湘湖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据悉,至今仍有不少“左公柳”在那里傲然挺立,唱着激越而美丽的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