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街头买菜当心托儿
查处违章建筑 疏通污水管网
马路中间揽客带路
如此赚钱实在危险
寒门学子“典身救母”
换季消费乐坏商家
清明未到租车火爆
个税申报仅剩3天
全市会计资格考试
报名人数历年新高
鲜花寄哀思 绿荫伴长眠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我市举行第三次树葬活动
鲜花寄哀思 绿荫伴长眠

本报讯(记者 李娜 文 李焱 图)一束白菊、一条迎风飘展的黄丝带、一首委婉动听的《送别》、一棵棵象征着常青的大叶女贞,伴随着380名市民的哀思,在清明之际用树葬的方式安放故人骨灰,寄托无限缅怀……昨日上午,由市民政局、市绿化办、市文明办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清明雨、绿色风、文明行”郑州市第三届集体树葬活动在河南福寿园举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在这首委婉的《送别》曲中,来自148个家庭的380名市民将亲人的骨灰植入四季常青的大叶女贞树下,有的撒上美丽的菊花花瓣,有的在树旁摆放一束鲜花,有的在树枝系上象征追忆与思念的黄丝带(如图)。

来自金水区的张先生和妻子将两个骨灰盒摆放在一起,并郑重地植上一棵树。他告诉记者,这是他们过世的姥姥姥爷的骨灰。张先生说,两位老人都是离休干部,骨灰盒本来放在烈士陵园,但是姥姥去世前曾经说过,如果有机会,将他们进行树葬,“我们觉得老人的观念很先进,我们很感动,这次来树葬,就是来满足老人临终前的心愿。”

记者看到,前来树葬的市民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青壮年,还有时尚的年轻人;有老红军的遗孀,有残疾人,还有从外地赶来这里的人们……一位市民说:“选择树葬,这不仅是对生命的一种延续,而且是对环境的一种爱护,更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土地,是对子孙后代的关爱。”

据悉,今年是郑州市提倡绿色殡葬的第三年,郑州市殡葬管理处主任杨虎介绍,随着树葬活动的年年推动,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选择这种绿色文明的方式来送别逝者,“第一年树葬来了79个家庭,第二年来了86个家庭,今年来了近150个家庭,这说明绿色殡葬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

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民政部门将会积极探索创新殡葬形式,根据群众的不同需要,倡导更加多元化的殡葬形式,提供一些更加简便、省钱的殡葬形式,比如“草坪葬”、“花坛葬”等新型生态丧葬方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