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新郑影像 上一版3
颂黄帝 谈大典 说新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颂黄帝 谈大典 说新郑
——名家名人图话

研究黄帝文化,开发黄帝文化,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犹如执著的拓荒者、探宝者,才使我们得以看到源远流长的五千年中华文明,触摸到黄帝文化的精髓所在。轩辕黄帝,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创造者;古都新郑,是中华文明之树的根脉所在。

“为什么拜黄帝?为什么办大典?为什么在新郑?”在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近年来许多专家莅临新郑,留下了许多真知灼见。让我们倾听这些大家对黄帝文化的精辟之言。

李学勤

黄帝时代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时期

人物档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评议组组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

黄帝时代就是指中华文明,或者说华夏文明起源和形成时期。

黄帝是通过一些部族之间的战争,然后奠定了政权,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可是他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更重要的贡献,是推进和发展了中华文明。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为本的国家,在中原地区,我们观测日月星辰的运动、判定四时季节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五帝”里面讲到黄帝,说黄帝衣冠而治,这正是一种文明的重要表现,黄帝种了百谷,这个就包括了中国古代所谓的黍和稷,甚至还蓄养一些家禽,这也是黄帝时代的一重要行动。所以,这一系列关于黄帝时代的叙述,就是表示他走向文明的过程。

我们提到轩辕故里祠的地方,上面写着“人文初祖”,所以黄帝是代表人文的。

王立群

办好拜祖大典促进民族复兴

人物档案: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央视《百家讲坛》主讲。

我们祭拜黄帝,祭拜黄帝的丰功伟绩,首先是缘于血缘的认同,而且通过祭祀强化血缘的延续,把民族的血脉和文化的血脉合二为一,这就是我们认同的基础。

祭祀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记忆,祭祀是一种情感认同和沟通的契合点,祭祀具有维系家庭、维系祖宗、维系整个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所以,要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作用,促进和平统一,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今天要强调一种精神功能的回归。祭拜黄帝就是以今天的繁荣、今天的昌盛告慰先祖,并由此获得一个民族发展的广阔空间。

王鲁湘

五千年文明从黄帝开始

人物档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凤凰卫视高级策划。

我们现在尊轩辕黄帝为人文始祖,我们认为五千年文明从他开始,为什么?就是因为轩辕黄帝最大的功绩在于,建立了原始国家体制。他制定了我们人类社会、中华民族最早的制度。

黄帝有很多很多的功绩,做了很多发明创造,但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他创立了国家制度。而黄帝正因为最早创建原始国家体制,所以才被称为中国之原祖,我们才能够说我们的文明有五千年。

余秋雨

黄帝是中华文明最早的精神旗帜

人物档案: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

这么庞大的民族,让民族维持住尊严的话,需要有自己的旗帜。这种精神旗帜的第一面旗帜就是黄帝。黄帝的魅力在数千年之后的今天来看就非常重要了,他决定了中华文明的基本血缘,而且是个兼容并包的血缘。黄帝的愿望就是要统一华夏民族,使中华民族一直保持着统一的结构。我们要继续把这个愿望往前推,使黄帝所留下的这种统一的、强盛的、多元并包的民族生命力,能够继续发扬下去。

于丹

“黄帝”让我们追溯到文明的起点

人物档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帝”这个名字就像一面旗帜,让我们可以追溯到我们文明的起点。来到了新郑这个地方,就有一种端庄肃穆之气。

大家都知道黄帝是我们的祖先,举行拜祖大典,对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面对祖先,面对未来,面对内心,面对历史文化,我们充满诚意与敬意,让我们有更多的依据、更多的信息去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去等待一个最好的明天。

牟广丰

“中华道统”传承黄帝文化

人物档案:国家环保总局环评管理司司长、清华大学当代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环境资源学院客座教授。

中原文明时代传承,形成了中华道统。中华道统把黄帝文化很好地传承下来。中华道统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第一个字是“中”,指“中庸”。第二个字是“仁”,就是“施政仁,与人为善”。第三个字是“容”,即包容,宽容。第四个字就是“和”,即和谐。

如何传承黄帝文化并发扬光大?传承黄帝文化要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相信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

人物档案: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馆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我们今天提倡优质生活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这个优质的生活是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我们今天在黄帝文化衍生出来所有的文化庇荫之下,享受作为中国人的快乐,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快乐。

我们曾经追求过文化,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要怀念我们自己的文化,把我们文化中优良的东西都提炼并加以继承、加以利用。

到新郑来参加这个盛典,诚惶诚恐。我自己如果能够尽一份力,我就尽一份力。

朱士光

新郑应成为研究

黄帝文化的重镇

人物档案:原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古都学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学科评审组成员。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这是被普遍认同的!黄帝的这一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受到普遍认同。

历代学者均认为黄帝所居之轩辕之丘在今新郑市。新郑市作为黄帝故里已成公认。

拜祖大典的主旨是通过寻根拜祖,唤起全球炎黄子孙的文化认同、血脉认同,拜祖大典成为凝聚全民族的精神纽带。新郑应担当起研究黄帝文化的重任,使黄帝故里——新郑由历史赋予她的黄帝文化研究重点地区,发展成为研究黄帝文化的重镇。

张颐武

黄帝文化是记忆的最深源头

人物档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谁能代表中国文化符号?我觉得炎黄二帝能够代表。来到新郑就是回家之旅,回到了我们民族最深的地方。途经炎黄广场,感觉炎黄二帝两位老祖先正用深邃的目光凝视着我们,我诚惶诚恐,这是难忘的时刻。

黄帝是中华人文始祖,不仅仅在中国的中国人,包括全球华人,乃至全球和中国有关系的人,都认为黄帝文化是记忆最深的源头。

黄帝创造了一个文明的开端,创造了一个统一的秩序,开拓了中华文化的基本框架。黄帝文化代表了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直到今天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阎肃

真正触摸到了中华文化根脉

人物档案:著名剧作家、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剧协副主席。

能来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除了兴奋,还是兴奋。

看到气宇轩昂的炎黄二帝塑像,脑子里立刻回荡起动人心魄的旋律,美妙的辞章蜂拥而至。来到黄帝故里,第一次让我觉得自己真正触摸到了中华文化的根脉,回去后有好多的东西要想、要写、要演、要唱。

于洋

希望新郑越来越昌盛

人物档案:影视演员、导演。

来到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现场,感觉大家就像一家人。音乐一响,拜祭我们的老祖宗,我就觉得一种中华情在滋长,很亲切。

地球上几大洲我都去过,在那里的农村、城市都能看见中国人,见面之后,一提到炎黄子孙,就有共同的语言。

来到“老祖宗”黄帝的家乡,在感受到十分亲切之余,也希望这里越来越昌盛、发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