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主笔 马晓鹏
一边扩张,一边收缩。老子说,未敢为天下先。用收缩来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并以此变得强大。这其间之技巧拿捏,便是大智慧。
胡葆森认为,诱惑检验定力,岁月考验耐心,困难磨砺意志,挑战唤起激情。
理性成长成为建业深耕河南的大智慧,建业的成长考验了企业的定力、耐心、意志与激情。
终于,建业以稳健的经营风格和财务表现,与中海、万科等知名企业一起荣登2010年“稳健性TOP10企业”榜单。
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对全国500家入选的房地产企业(集团)的规模性、盈利性、成长性、稳健性、运营效率、社会责任6个方面共26个指标进行评估,是对中国房地产优秀企业最为客观、公正和全面的综合评价。
同往常一样,地产百强企业报告的结尾依旧审时度势对房企提出忠告:防范市场调整风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遵守财务稳健原则。
建业恰恰在此三方面颇有心得。
胡葆森一直认为,河南省房地产市场起步晚,投资投机性需求有限,以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为重点的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对河南省房地产市场影响有限。同时,随着国家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小城镇的政策积极推行,河南省房地产市场将迎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省内城市化进程超预期的好形势正是这一机遇的前兆。在这样一个时期,将宝贵的资源配置到最能产生价值的地方,对股东、公司都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正是基于如上考虑,面对大热的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建业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和对战略目标市场的坚守。
“如果我注重的是福布斯排行榜排名,挣钱的多少,那么完全没有必要来河南创业、做地产,我们在意的是对河南的贡献和各个方面的影响力。”胡葆森秉承着这一立意。
中国房地产业历经十数年的发展和探索,“理性成长”这一主题已然成为业界的共识。万科等企业提出“速度慢下来,效益提上去”的新目标;卓越地产等企业则希望加强商业地产业务,为企业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令人欣慰的是,作为区域内的领先者,建业在这一主题上早已做出诸多实践和理论探索,如企业发展的匀速前进观念、对战略驱动力的信奉、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均衡等。
相对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企业是弱势的,作为企业,对于未来事物和未来趋势的探索是艰辛的,也是有局限的。稳健的经营风格,其实是对规律的敬畏。相比把握稍纵即逝的先机,规避巨大的市场风险似乎更加重要。
那些写在企业基因里的伟大因子之中,理性成长成为最明显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