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精品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知道光在哪里
巴菲特的天价午餐
朱自清的71封情书
天才导演卡梅隆
纽约的“板儿爷”
千奇百怪各国公务员
网络 你的“第二人生”
办公大楼法则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天才导演卡梅隆

继12年前驾着他的大船《泰坦尼克号》全球狂收18亿美金的创纪录票房后,他就从公众眼前消失了。12年后,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巨幕,3D影厅,厚重的3D眼镜,这就是一部电影带给我们观影方式的深刻变革。

《阿凡达》特技镜头史无前例

毫无疑问,卡梅隆是一位特效先驱,而拥有3000个特效镜头的《阿凡达》则是其特效艺术的集大成之作。

在摄影棚里。演员们穿着做了标记的紧身莱卡服。棚顶的102个摄像头可以对这些标记加以辨识。没有丛林,没有怪兽,没有外星人,演员们在做着没有对手的表演,而在导演卡梅隆的镜头里,演员的现场表演和外星人的镜头可以同步且无间地呈现,产生互动。这种“同步镜头”技术,正是卡梅隆等待数年的新技术。卡梅隆本人称 《阿凡达》是一部呕心沥血的作品,片中连续20分钟的特效镜头“耗尽了他14年的心血”。

曾经是个蓝领工人

中学毕业以后,卡梅隆被一所大学的物理系录取,他很快就对大学的课程感到失望,决定走出校园寻找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在外面闯荡的生活中 他干过机械修理工,更主要的是给别人开大卡车。1977年。卡梅隆看到了乔治·卢卡斯的经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战》,他激动地意识到这就是他想创造的东西。

从来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他开始到处寻找机会接触电影,接触电影人。1981 年,卡梅隆的导演处女作《食人鱼2:繁殖》问世。1984年,卡梅隆第一部自编自导的影片《终结者》上映, 成本只有650万美元,却赢得了3600万美元的国内票房,获得影迷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脾气古怪的艺术家

也许是对电影过多苛刻的要求,卡梅隆总想要把自己的电影表现得趋于完美,这就使得他在片场获得了“暴君”的称号。他曾威胁《泰坦尼克号》的制片人,要是不让他按他的预算和想法拍某场戏就立即自杀;在拍摄《深渊》时,卡梅隆让女主演一 直待在水下,以至于差点把她活活淹死,而男主角——硬汉子艾德·哈里斯由于无法忍受卡梅隆带来的压力,在回家的路上曾忍不住失声痛哭。

但是。也有跟卡梅隆合作过的演员对他追求完美的性格表示赞赏。他们甚至敢于在T恤上印上这样的话:“你吓不倒我,因为我在为卡梅隆工作。”

烧钱高手赚钱天才

而在好莱坞同行看来,卡梅隆是一个偏执狂和烧钱的机器。1990年,《终结者2》的投资轮番上升。最终达到了一亿美元,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纪录,超出了它的制作公司"Carolco"的承受限度,导致这家公司破产。《终结者2》上映后,卡梅隆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光风暴”,福克斯公司随即和 “光风暴”签订了为时5年的合同,答应为该公司出品的电影投资并代理发行。但卡梅隆为福克斯拍摄的第一部影片的投资《真实的谎言》即大大超出了公司 6000万美元的预算,达到了1.2亿美元。

在拍摄其经典之作——《泰坦尼克号》时,卡梅隆追求完美的个性得到了极致体现。严重超支的预算、投资方的冷言冷语、手下的怨声载道、酷寒的海水,再加上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难以想象的困难,这一切使卡梅隆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但他仍然坚持着,并喊出了近乎悲壮的豪言壮语:“‘泰坦尼克号’可沉, 《泰坦尼克号》不可沉!”

在颁奖晚会上。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卡梅隆近乎疯狂地举起小金人,大声说出片中的著名台词:“我是世界之 王!”

事隔10多年后,《阿凡达》再次出现预算超标问题——从最初的两亿美元飙升到5亿美元,成为史上最烧钱的电影。

不过,更重要的是,他不仅是烧钱机器,还是赚钱机器。迄今为止,不算《阿凡达》,卡梅隆已经在北美市场吸金13亿美元,在全球吸金35亿美元,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之王”。

摘自《钱江晚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