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新郑影像 上一版3
三月三 拜轩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三月三 拜轩辕
——历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精彩回眸
“56个民族同唱一首歌”,由260名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迎亲方阵载歌载舞喜迎嘉宾,成为丁亥年拜祖大典的一大亮点。
每年的拜祖大典都吸引数以万计的华人“回家”。

本报记者 高 凯 赵聪聪 刘栓阳 李伟栋 整理

又是一年三月三,炎黄子孙拜轩辕。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对全球华人来说都是一个盛大的节日。这一天,礼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盛大典礼在黄帝故里——新郑举行。

海内外炎黄子孙此时已归心似箭,倒数着“回家”时刻。故里人也在为迎接远道而归的亲人紧张准备着。三月的新郑温暖祥和,三月的新郑热闹喜庆。

站在故里祠前,沉浸在庄严、神圣的氛围中,一场场盛典不由得浮现眼前,崇敬、感动之情油然而生。

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四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一年比一年精彩,一年比一年丰富,一年比一年影响深远。这是华夏儿女、他乡游子期盼回归的心灵盛典,是56个民族融合团结的兴邦盛典,是盛世中国兴旺繁荣的和谐盛典。

4年来,怀着对中华人文始祖的景仰之情,怀着对黄帝文化和黄帝故里的深切崇敬和眷恋之情,海内外不少华夏儿女前来虔诚拜谒人文始祖。大典影响日益扩大,构建起了全球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

这一切,从拜祖嘉宾日益广泛的代表性上可见一斑。

2006年,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等近万名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拜祖。

2007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以及两万多名华侨、华人与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9个社团组织、52个姓氏宗亲会的嘉宾齐聚新郑。

2008年,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等两万多名海内外各界人士以及来自158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华人协会、87个社团组织、96个姓氏宗亲会来到新郑。

2009年,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来自全球各地的两万余炎黄子孙欢聚故里,畅叙亲情,共拜始祖。奥运健儿、抗震救灾英雄、“神舟”飞船宇航员、两岸“三通”服务机构人员等中华儿女优秀代表也到场为民族祈福。

作为一个叫得响、应者众的品牌,拜祖大典在提高新郑海内外的美誉度、知名度的同时,还为新郑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据统计,自丙戌年以来,新郑先后引进外向型、税源型项目465个,到位资金266亿元,8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中石油、中石化、中储粮和香港华润集团、锦艺集团、台湾统一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陆续在新郑投资;年接待游客由2005年的30万人次攀升到2009年的352万人次,年带动相关产业收入由6000万元攀升到6.8亿元,真正形成了文贸衔接、政经协同,以文促经、互动双赢的局面。

己丑年拜祖大典,由600面盘鼓和600面姓氏旗组成的表演方阵,使整个百家姓广场成为欢乐喜庆的海洋。

丁亥年拜祖大典,邓亚萍在圣火台点燃象征着中华文明之火的中华圣火。

戊子年拜祖大典,民间艺人带来具有中原特色的盘鼓表演吸引了众多嘉宾的目光

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典礼中,天空突现美丽彩虹,众人皆惊呼赞叹。

己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上,著名歌唱家杨洪基领唱《黄帝颂》,与全场来宾一起,面向黄帝像唱出亿万华人的心声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