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要闻国际 上一版3  4下一版
俄通缉“女人弹”哥哥
巴议会同意削弱总统特权
美动用战机迫降航班
阿披实取消峰会行程
吉反对派自称掌权
美俄签署新条约裁核
0409先河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美俄签署新条约裁核

掀开两国关系新的一页

美俄签署新条约裁核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与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当地时间中午时分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签署新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两人在随后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分别用“重要里程碑”和“历史性事件”评价协议签署。

约见布拉格

7日抵达布拉格后,梅德韦杰夫说,俄美即将签署的有关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新条约,或将成为今后全球核裁军的重要文件。

奥巴马8日上午抵达布拉格。中午时分,奥巴马和梅德韦杰夫抵达布拉格城堡。

依照两国元首在第三国会见的外交惯例,担任国家元首时间较短的奥巴马率先抵达布拉格城堡等待梅德韦杰夫。

随后,捷克总统瓦茨拉夫·克劳斯带领美俄元首经由红地毯来到城堡前花园,在阳光下合影留念。

奥巴马和梅德韦杰夫交谈着走进城堡,没有对媒体记者发表任何讲话。

梅德韦杰夫定于8日下午离开布拉格。而奥巴马将于当天晚些时候会见中东欧11国领导人。奥巴马还将与捷克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定于9日中午离开捷克。

廿载几周折

新签署条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20年前。

美国和苏联于1991年7月签署《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又称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该条约于1994年12月正式生效,有效期15年,于2009年12月5日到期。

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规定,双方把各自拥有的核弹头削减至不超过6000枚,运载工具减至不超过1600件。

1993年1月,美国和俄罗斯着手签署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规定美俄拥有进攻性战略武器上的核弹头总数分别削减至3500枚和3000枚。但之后美俄关系急剧恶化,两国迟迟未交换条约的批准文件。2002年6月,美国正式退出反导条约,俄宣布不再接受第二阶段条约约束。

俄美双方自2009年年初就签署新条约开始谈判,但受包括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等多种因素干扰,双方未能在原条约期满前达成一致。

今年3月26日,奥巴马宣布,经过近1年的艰苦谈判,美国和俄罗斯已经就新的核裁军条约达成一致。

北京时间2010年4月8日18时30分左右,新条约文件签署完成。

双双把赢称

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奥巴马称赞“今天是(全球)核安全和核不扩散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美俄关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梅德韦杰夫随后评价俄美签署核裁军新条约是“历史性事件”。他说,尽管谈判艰辛,但双方谈判代表最终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称赞新条约会给俄美两国带来“双赢局面”,将两国合作推向更高层面。

生效有前提

4月8日签署的新条约就裁核目标作出3项规定,双方须各自满足:

部署的核弹头数量不得超过1550枚,比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规定数目减少74%;

已部署和未部署的核武发射工具总数不得超过800单位,包括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装置、潜基弹道导弹发射装置、可挂载发射核武器的重型轰炸机;

已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不得超过700枚,已部署的潜基弹道导弹不得超过700枚,已部署的可挂载发射核武器的重型轰炸机不得超过700架。

条约规定,削减目标须在生效后7年内完成。

此外,条约还详细规定了削减武器验证程序。

新条约签署后需交由美国国会参议院和俄罗斯联邦会议批准。

有意思的是,就在梅德韦杰夫与奥巴马握手称赢之时,远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发表声明说,只有当华盛顿在寻求导弹防御系统之路上有所“收敛”,新条约才有“生存空间”。 新华社特稿

⬅奥巴马(左)和梅德韦杰夫签约后交换文本。

新华社发

上图下图两张照片显示奥巴马(左)和梅德韦杰夫签约后的表情变化(下图表情在先)。 新华社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