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张衡故里敲响大锣鼓
图片新闻
清除沿街违章建筑
开展“迎评促建”活动
我市残疾人可免费学技术
“谦变万化”5月巡演到郑州
《阿Q与孔乙己》昨晚公演
海宝欲携少林功夫纵横荧屏
这些树为何下“毛毛雨”
“半小时法律援助圈”现身金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张衡故里敲响大锣鼓
古风犹存鼓声不息

本报记者 李颖 见习记者 黄盈 文 李焱 图

在东汉科学家张衡的南阳故居前,有这么一群激情澎湃的老乡,他们舞动着大鼓、铙钹,乐声震天动地。4月19日下午,记者慕名来到“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一场气势恢宏的石桥大锣鼓表演带给大家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震撼。

其乐难忘

石桥镇小石桥村的文化广场上,八面直径约1米的红色大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彩旗迎风招展,20多位汉子头顶羊肚巾、身着彩装、腰束红绸,队列中还有十多位身着绿衫、脚踩花布鞋的女性,她们手握铙、镲,整个队列煞是好看。

一切准备妥当,老人付合轩举起了金色指挥棒,顿时鼓声雷动,铙镲齐鸣。鼓声坚实浑厚,铙镲脆亮入耳,相得益彰。这是一曲石桥大锣鼓的经典曲目《冲倒墙》,果真乐如其名,铿锵有力的节奏、势如破竹的气势仿佛让方圆几里的中原黄土都颤动起来。

记者在一旁的墙壁上看到了张衡那首著名的《南都赋》:夕暮言归,其乐难忘。似乎一语道破了石桥大锣鼓的魅力所在。

古风犹存

石桥镇大锣鼓历史悠久,据当地老艺人回忆,大锣鼓清末即存在,有好几百年的历史,清朝年间古镇的内八道社、外八道社,每逢春节还有正月初六的火神爷庙会都有大范围的大锣鼓表演,十分热闹。

石桥镇文化站站长王玉阁介绍,大锣鼓的演奏阵容主要有大鼓、铙钹、龙凤彩旗,传承方式一直是神社自由传承,没有师徒关系,也不属于家族传承。与其他地方的大锣鼓相比,石桥大锣鼓在打击方式、曲调、鼓谱上很有特色,它声音宏大、音韵沉重、浑厚,能表现雄伟、欢腾、活泼、悲壮等不同情感。

老人付合轩说,大锣鼓最大的鼓直径在1.5米以上,最大的一副铙重达9公斤,身体瓤的人打不了,大锣鼓最红火的时候村村都有,而现在打大锣鼓的人少了,而且都是年长些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也30多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

鼓声不息

现在,石桥镇的大锣鼓队由当地老百姓自发组建而成,过去几年中,这支大锣鼓队参加了香港回归、国庆庆典、抗震救灾等活动。

王玉阁表示,石桥镇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常多。大锣鼓队的成立不仅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也带动了传统民间文艺发展,如踩高跷、抬花轿、冲旱船、舞狮子、推小车等民间技艺的兴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