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9版:第二届郑州教育服务大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明确自身定位 提供优质服务
校园速递
质量管理年推动新发展
042310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特色引领 招生引导 诊断帮扶
质量管理年推动新发展
分配生政策 均衡教育资源“学校诊断” 促薄弱学校发展

本报记者 李 杨 实习生 王吉祥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学校的教育质量。

“高质量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市教育局局长翟幸福也对此表示认同,“提高教育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据介绍,2010年被确定为“教育质量管理年”,市教育局将通过诊断帮扶、特色引领、招生引导和质量监控四个层面,着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跃上新水平和新台阶。

树品牌 特色教育百花齐放

心理特色、德育特色、艺术特色、体育特色等等,郑州市特色学校可谓百花齐放。近年来,我市积极为创建特色学校开展工作,提升教育质量,树立品牌形象。市教育局局长翟幸福强调:“高质量的均衡不是搞削峰填谷,限制发展,而是充分挖掘、培育、张扬学校个性发展。”

近几年来,郑州五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日益突出,在该校心理指导中心,记者看到了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沙盘游戏治疗法的全套设施。“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人格发展障碍等问题都可以在沙盘游戏中得以体现和化解。”该校心理咨询师刘俊涛介绍说。“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和逆反心理,能有专家老师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我们感觉放心了很多。”一位家长告诉记者。

记者在东关小学看到了该校独具特色的美术、舞蹈和器乐课程。据了解,该校的管弦乐团在多次演出中都有精彩表现。该校宋建勇老师认为,特色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非常关键。同时,一所学校积极寻求特色发展,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办学风格与学校个性,也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形成品牌效应。

据介绍,今年我市还将出台特色学校创建指导意见和配套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和建设步骤,建立申报、评估、命名和奖励机制。我市将在今年通过此项工程打造出优秀的教育品牌和办学成果,使我市形成有特色、现代化的学校群体,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分配生政策 均衡教育资源

“面对择校费,我还是希望孩子能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家长坦言道。为了能让子女在将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宁愿支付高昂的“择校费”,而选择热点学校,这是很多家长的无奈之举。一些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合理引导生源流向,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据介绍,今年我市还将充分发挥招生制度对生源均衡的引导作用,按照普通高中招生分配生比例逐年提高的原则,将市区省级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分配比例从去年的45%提高到60% 。今年中招期间,我市将执行新的分配生政策,市区14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将拿出不低于60%的招生计划招收分配生,并且加大招生指标向相对薄弱初中倾斜分配的力度,将这些名额依据各初中学校毕业生人数,分配到市区所有初中学校。

近几年来,我市分配生政策的推行,已经在抑制择校热继续升温上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在采访中,许多家长对分配生政策非常支持,他们也希望各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均衡一些,既能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也不用为孩子升学的问题伤脑筋了。

“以前的家长眼光紧盯热点初中,一些薄弱初中生源流失严重,甚至招生都出现了问题。”市内一所初中的负责人也对分配生政策表示支持,市教育局的这项政策在招生上对市民进行引导,家长看到薄弱初中越来越明显的升学优势,势必会重新考虑。该负责人还表示,分配生政策给了薄弱学校巨大的支持。

今年的分配生比例提高到60%,将意味着郑州市区14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将有更多的招生指标向薄弱初中倾斜分配,一些薄弱初中的学生进入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机会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市教育局还要求各县(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比例也不能低于60%,参照市教育局的方案,实行分学校录取。

“学校诊断” 促薄弱学校发展

目前,市内有不少实力相对薄弱的学校还不能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对此,翟幸福表示,今年将开展“学校诊断”活动,帮助相对薄弱学校加快发展。

“当前我市教育质量滞后于发展规模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教育规模和资源总量普及和扩张到一定阶段时,必须适时转向以质量提高和内涵提升为主的发展阶段上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据了解,今年市教育局要求各级教(科)研部门和省级示范性高中,将分别确定市区和县市各1所薄弱学校作为诊断实验校,通过座谈、实地查看、听课、查阅资料等方式切准薄弱环节,支持促进薄弱学校提高质量。

学校办学定位是否准确、思路是否明晰、阶段性目标是否可行、学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这些都是诊断过程中需要研究和分析的内容。

“‘学校诊断’活动,将打破以教育管理部门宏观指导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教科研部门和强校的业务指导和示范参照作用,实现对相对薄弱校管理指导和服务的精细化、针对性和实效性。”翟幸福表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