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任志强谢幕”解决不了房地产问题
“灰色技能”的灰色提供
虎的生存环境与“唬”人之虎
国家赔偿不能忽略责任追究
新江油在中原大爱中崛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灰色技能”的灰色提供

“灰色技能”的灰色提供

虽然本土大学没有开设“灰色技能”专业的,但是现在的社会却很需要这样的“技能”。不少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在工作中发现,只有文凭和证书还不够,如果不懂得喝酒、打麻将、搓牌等“灰色技能”,有时在交际等方面会遇到麻烦。(4月27日新华网)

“灰色技能”是对特定人群的一项要求,这样的群体在多数人眼里,被视为是一些有文化的群体,但不知“灰色技能”属不属于亚文化的范畴。在社会学家波普诺看来,当在社会的某一群体中形成一种既包括一些主文化的特征,也包括某些独特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的文化就叫做亚文化。亚文化可以围绕职业种类形成和发展,媒体的报道中没有详加说明,需要具备“灰色技能”的人都在从事着什么样的工作,但是不停的对外应酬似乎是这些人工作的重要部分,他们既要围着酒桌转,还要围着麻将桌、牌桌转,这里面包含的文化要素可谓过于繁杂,他们的生活方式无疑也体现某种价值观。

“灰色技能”像是一个社会反讽,是对成功学的反讽。一般情形下,人父人母不会教育孩子去学习“灰色技能”,学校也不教,大部分的大学生,需要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它、掌握它、精通它。“灰色技能”是对人要有真才实学这一生活理念的颠覆,有时,职业能力这一概念在“灰色技能”面前亦是灰色的。“灰色技能”使得一些人在职场如鱼得水,破解难题时游刃有余,这就更强化了“灰色技能”的说服力。

对一些人来讲,接受“灰色技能”训练,会产生被逼的感受。这不是一种好的感受。“灰色技能”固然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精于“灰色技能”固然能获取想要的利益,但是利用“灰色技能”时是要付出人生成本的,仅心理付出一项,就会给心理不太强势的人带来沉重的人生打击。“灰色技能”基本就是庸人哲学与混社会观念的混合体,适应者自然会找到适应的方式,甚至会乐在其中,不适应者也没办法,只有退却,不操这种技能。

“灰色技能”不提供人生光明,不提供一个人自由与独立的未来,这是由“灰色”二字所注定的。“灰色”中会有消沉、沮丧,甚至是沉沦。“灰色技能”会暂时带来投机性的机会,但是由于它只是一种片面的与人相交相处的技能,也就限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格局。人在接受“灰色技能”并得到它好处的同时,失去的可能会更多。伊 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