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怎么会跑几百公里,从本省北部拱到西南,停在此地监狱的停车场,不由叶家福当时好奇。他悄悄走过去拍拍车门,一个驾驶员从车上跳下来,连叫叶书记好。这是个老司机,他认得叶家福。
原来是市司法局林副局长到这里来了。来的不止这个林,还有市外经局、国土局两位重要官员一起驾到,他们的车就停在一边。三位官员当然不是到此地检查工作,他们有些事。什么事呢?驾驶员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叶家福没有多问,转身走开。
半个小时后,有人给他打手机了,是那位林副局长。
“也没什么事,”他打哈哈,“看看老郭。”
老郭就是郭启东,当年的郭副市长。郭副市长已属旧日,眼下他是阶下囚,因受贿罪判刑15年,正在这里服刑。
郭启东一案当初曾轰动一时,这位前副市长中等个儿,人很瘦,体重百十斤而已,看上去分量很一般,那时可不得了,位高权重,说起话掷地有声。他的犯案入狱很奇特,起于市区的一起交通事故:某洗脚店老板与朋友在家居小区附近酒楼饮酒,深夜步行回家,于自家楼外道路上被车辆撞翻,当场身亡,肇事车逃逸,成为悬案。过了大半年,忽有知情者举报,说死者并非意外车祸身亡,是被蓄意谋杀,主谋为市区一黑社会团伙老大。举报信散发很广,直到公安部去。在上级领导督促下,地方相关部门根据举报线索侦查,终于破案,居然举报属实。策划杀人者是市区餐饮娱乐业一个老板,叫郭金城,经营有数家酒楼和夜总会,知名企业家,市政协委员,与死者因生意和地盘纠纷,积怨深重,导致授意杀人。郭金城为所欲为,手下有一批马仔,已具黑社会团伙雏形。由于其社会关系盘根错节,保护伞众多,办案中重重阻碍,特别困难。最终案子办结,郭金城被判死刑,市、区两级有十数位官员锒铛入狱,其中最高级别的就是副市长郭启东。郭启东与郭金城是老乡,拐弯抹角沾点亲。郭金城起步后迅速扩张膨胀,得益于郭启东的多方关照。郭启东也让郭金城为自己办了不少私事,同时笑纳了累计总值近百万的钱物,最终把自己纳进了监牢。
叶家福对郭启东案相当了解,该副市长发案时,他已因市长赵荣昌力推,调市政法委重用,参与督办过该案。案子初起时,他没想到最终会牵扯郭启东那么大的官员。当时赵荣昌曾经把叶家福叫去了解情况,问到了郭启东。时赵荣昌任市长刚满一年,对市情和身边干部还在深入了解中,通常情况下,一个市长不会向下属询问对副市长有何看法,赵荣昌与叶家福是老同学,彼此了解,知道可靠,所以才能深谈。
叶家福告诉赵荣昌,郭启东是上级,自己是下属,有些工作接触,从无个人交往。他本人观察,郭启东很不一般。这位领导土生土长,一级级上来,经历和人脉都特别丰富。他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上边的联系面广,下边也会拉人,关键时刻敢帮人办事,替人说话,手下用了一批干部,有所谓“地方实力派”之称。
赵荣昌评论说,咱们有些官员很会经营自己一块地盘。问题是你经营它干什么?这个最重要。如今做事不能没有团队,团队的主流应当是做事,做正确的事。如果不是这样,大家结个帮伙营私舞弊,为所欲为,最终只会自取毁灭。
后来,蔡波私下里跟叶家福交换信息,提到赵荣昌也找他问过郭启东的情况。蔡波与之谈得很直率,提到郭启东生性好事,爱抓权,喜插手,介入很多事情,外界对他的负面议论不少。但是他上下通畅,基础扎实,根深叶茂,不易触动。
“我劝他别太管这个郭。”蔡波说,“从避免今后麻烦考虑,容忍可能更有利。”
叶家福问:“他什么态度?”
蔡波说,赵荣昌称有些决心确实不容易下,但是该下的时候他不会犹豫。一个人主政一方,不能只想权宜,要从长远考虑,搞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他可以告诉蔡波他想要什么。有一句话叫雁过留声,有一天他离开这里,除了希望是上行,还希望人们会说他干了些事,而且形象清明。
“人家不是小鸟,是大鸟,鲲鹏展翅九万里,高瞻远行。”蔡波开玩笑,“像你叶老兄,啄木鸟似的,一天到晚只盯着谁谁有没有男女关系。”
叶家福感叹,说赵市长讲得不错。这是他愿意跟随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