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旧时郑州的糖果业
何谓“株连”
超爆魔鬼经济学
包拯妙联侦破骗奸案
神厨
党校同学
愿您更聪明
关山行云图
摄影并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神厨
边东子 著

柳德承嘿嘿一乐说:“那就多了。”随口报道,“有三鲜芙蓉鹿尾,凤尾鱼翅,清汤虎丹……”

“清汤虎丹是什么菜?”前头那两样,各位高邻连蒙带猜,总还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唯有这清汤虎丹,实在摸不着头脑,只好求教于柳德承。

柳德承拿眼瞟了一下听众中的大妈大婶,又瞧瞧那位过路的,脸上透着一丝叫人摸不透的笑。那位过路的也瞧瞧柳德承,笑不叽叽地一言不发。众人催紧了,两人又你推我让,谁也不肯先说。

也是被逼得无路可退了,柳德承虎起脸,摆出一副挺严肃的神情说:“‘虎丹’就是公老虎的卵蛋,和母老虎配对儿使的。”

“那玩意儿也能吃?”内中也有人将信将疑。

“能吃。”那人说,“用微开不沸的鸡汤煨三个小时之后,剥去外头的膜。放在作料中浸透,再片成纸一样的薄片,用香菜、蒜末蘸着吃。”

“不错,”柳德承点点头,“看来,您对烹饪这行还挺有研究。”

“说不上研究,”那人倒也诚恳,“一来是爱好,二来是需要。我也在收集一些资料,看一些关于烹饪方面的书。近来呢,正在收集整理官府菜的资料。”

“‘官府菜’!官府菜是什么玩意儿?”听的人中间除了柳德承,没人知道什么叫官府菜。

“官府菜,就是过去官府当中有自己独到风味和传统的菜肴,比方说北京的‘谭家菜’,出自清末榜眼谭宗浚家,这位姓谭的是广东人,他把粤菜和北方菜的风味融为一体,独创出自己的风格。他和他儿子谭篆青在北京的名望很高,有‘食界无口不夸谭’的佳话。再有,山东孔府菜也是名声挺大的官府菜。可惜,现在收集整理的不多。另外还有重庆的‘姑姑筵’,那是黄晋临所创。这位黄老先生当过清朝的七品官,在御膳房管过事,因为他开的饭馆只办包席,不卖散座,又立有三条规矩:一、必须三天前预定。二、食客必须称他为‘黄老太爷’。三、每天包席是有数的,多了不办。所以人们又叫他‘三不办’。另外,还有‘祝家菜’……”

那人说到这儿,柳德承一愣:嗯!这人怎么也知道祝家菜?

他正想细细问问,谁想,北京的七月天,天气变幻无常。就在这当口,忽然一阵闷雷滚过,顿时飞沙走石,星月无光,一阵狂风挟着暴雨,铺天盖地而来。大雨点子砸在地上,比过年放的小鞭炮还响,把人全搅散了。

第二天,柳德承到处打听昨天傍晚那位过路的是什么人,可谁都不认得这人。

2

光阴荏苒,转眼过了三十年,柳德承已退休。这天,正闲得无聊,有人客客气气地敲了三下屋门,“柳师傅在家吗?”

柳德承赶紧起身开门,只见一位三十来岁的年轻人,满脸带笑,手提两个点心匣子,端立在门前。这人小方脸,眉毛略微有些弯,一双眼不大,显着挺和气。柳德承觉着在哪儿见过……

“柳师傅,我是久仰您的大名,所以今儿个特来向您求教。”年轻人说话挺有规矩,柳德承听着也挺顺心,“我姓李,叫李合营,您就叫我小李子得了。原先我在丰收餐厅,噢,就是以前的工农兵饭馆当服务员。如今,我把工作给辞了,预备自个儿开个饭馆。”

“年轻人,是得有这么点心劲儿。”柳德承嘴上夸着人家,心里头不免感叹自个儿到如今还是空怀壮志,一无所成。于是又叮嘱声,“干这行可不易。”

“开饭馆,别的好说。”李合营摇头叹气嘬牙花子,“要聘一位有本事的掌勺师傅就难了,不是被大饭店请走了,就是身子骨儿不行了。”

“您再寻访寻访,可能还有。天下能人多着呢!越是能人往往越不露。”柳德承尽量不露声色。

“有是有,我也寻着一位,可我不好意思开口。我这饭馆还没开张,地点也不大好,能不能赚还两说呢。您说我许给人家多少工钱合适?多了,我怕到时候拿不出来,失信于人;少了,我怕对不住人家。”李合营言词恳切,句句感人。

“要照我说,钱多钱少倒在其次。有真本事的人,只要能让他好好显本事,耍手艺就行。人生一世,比钱要紧的事多着呢。”柳德承这也是肺腑之言。

“那好,柳师傅,您听我说,我看上了这么一位师傅,要说起来,话还长着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