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要给网购设“后悔权”吗
赵作海“有冤不申诉”令人错愕
公共场所禁烟无关“人群歧视”
有效监督
方能使官员免于“高危”
炒房团曝内幕: 转战二三线城市油水大
yhs100543
yhs10054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要给网购设“后悔权”吗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在修订中,据悉,新《消法》拟规定:通过网络或电视购买的东西,拿到手之后发现“此货非彼货”,消费者有权在收到商品后30日内退回商品,并不承担任何费用。也就是所谓增加“后悔权”。

这样说较为笼统,不妨看下细则。《消法》原第9条规定如下: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新《消法》修订第9条新增:对通过电话销售、邮售、上门销售等非固定场所的销售方式购买的商品,消费者有权在收到商品后30日内退回商品,并不承担任何费用,但影响商品再次销售的除外。

通常来说,买卖双方自由交易能增进各自福利,这也是中国1978年以来进行市场化改革学到的重要经验。但何谓“自由交易”,实际上需要仔细分析。新《消法》增加“后悔权”的重要理由在于“非现场”,这增加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尤其是对于网络购物而言更是如此,因为商家可能隐瞒了商品的负面信息,但由于无法直接接触商品,消费者容易被蒙在鼓里,最终遭受损失。

但这有办法通过市场自己来解决吗?如果市场自己能解决这个问题,法律就不用作出细节的规定,例如“30天后悔期限”。因为这有可能又会造成新的问题。例如室内除臭剂,30天时间可能就失效了,这个时候反而不容易说清楚到底是商家的责任还是消费者的问题。

“非现场”的各个市场情况也不尽相同。从目前的网购来看,消费者权益保护可以通过市场行为自身来解决,也就是说“后悔权”问题已经被市场解决了。这种解决有几种方法,一种是商家自己推出的“放心期限”保障,例如7天或者更长的时间,甚至可以与消费者个别约定;二是商家之间的相互竞争会导致商家必须考虑吸引回头客的问题,对于网店来说尤其重要;三是众多消费者的评价信息及时披露,例如好评差评等一些可以影响商家信誉的行为;四是第三方点评机构的存在使得商家同样受到限制。现实的网购表明市场本身可以解决这个“后悔权”问题,并且商家和消费者已经共同对“后悔权”实行了“定价”。

法律的作用应该是市场的基石,要的是为市场行为作垫脚,而不是横插一脚绊倒一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思是说,《消法》不仅保护消费者也保护商家,而不出台明显偏向于一方的法律。同时要考虑的是,新《消法》不能限制或减少商家和消费者的选择。

而真实运行的市场实际上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制定规定最好不规定具体的时间限制,设定统一但不一定适合所有商品的监管标准,这些还是交给市场双方自由选择为好。  华 芳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